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國內外糖市波動顯著加劇,宏觀政策與天氣因素交織影響市場預期。在對等關稅爭議、巴西主產區乾旱及中國產需缺口背景下,國際原糖價格經歷劇烈回調後企穩,而國內鄭糖受現貨支撐相對抗跌。本文聚焦產業鏈核心矛盾,解析驅動白糖價格波動的核心邏輯及其未來趨勢。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白糖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巴西24/25榨季甘蔗生長面臨階段性降水不足壓力。主產區Ribeirao地區10月以來累計降水量較歷史水平低7%,一季度降雨僅為常年70%,導致甘蔗植株高度可能受限,但四月後降水回歸正常緩解市場擔憂。預計新榨季巴西甘蔗壓榨量將同比下降5%至5.9億噸,糖醇比上調至4950%,對應產糖量約4000萬噸。儘管ENSO中性預測降低極端天氣機率,但單產波動仍為潛在風險點。
國際糖價受多重利空壓制:對等關稅引發的強美元預期導致雷亞爾貶值,疊加原油下跌削弱乙醇經濟性,但甘蔗還原糖分仍是糖醇比核心變量。當前衰退擔憂加劇資金避險情緒,原糖已跌破18美分關鍵支撐位,在榨季產能爬坡壓力下或進一步探向17美分區間。
國內24/25榨季食糖產量預估1090萬噸,消費量維持1580萬噸高位,供需缺口擴大至490萬噸。截至當前已完成約130萬噸點價操作,但剩餘300萬噸缺口仍待通過配額外進口解決。現貨市場產銷區價差收窄反映終端需求回暖,周期性庫存高峰提前消化為價格提供支撐。
政策端糖漿管控趨嚴加劇替代品短缺壓力,國內期貨價格向現貨靠攏動能增強。然而巴西開榨前的進口成本存在不確定性,鄭糖上行動能受限於外部市場波動。若原糖在1719美分區間企穩,配額外進口窗口或階段性開啟,屆時將形成國內價格上方壓制力量。
國際糖市呈現增產波動態勢:巴西主產區產量韌性較強可能抑制價格上漲空間,而北半球下半年若氣候轉好將進一步強化供應端壓力。中長期看,全球食糖市場將經歷數次供需再平衡過程,每次價格下探都將促使中國缺口問題逐步緩解。
國內方面,進口成本修復仍是未來半年主線邏輯。隨著巴西產情明朗化,鄭糖與配額外進口利潤的聯動性增強,現貨堅挺與期貨升水結構或延續至榨季末期。在沒有極端天氣擾動的前提下,國際糖價中樞將圍繞生產成本區間波動,中國缺口填補進度則成為國內市場的核心定價錨點。
總結:當前白糖市場處於政策博弈、天氣風險與供需錯配的多維交織狀態。短期原糖面臨巴西增產壓力測試,鄭糖則依託現貨支撐維持相對強勢;中期需關注北半球產量兌現情況及進口成本變化;長期在周期性波動中,中國缺口問題將通過價格機制逐步消化,而全球糖價重心或隨主產區產能調整形成新的平衡。
更多白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白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