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市場呈現震盪分化態勢,三大指數漲跌不一,滬指一度站上3300點。高位股受到資金追捧,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達1.09萬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486億。板塊方面,物流、跨境支付、農藥、農業等漲幅居前,而機器人、算力、液冷伺服器、旅遊等板塊則表現不佳。截至收盤,滬指微漲0.25%,深成指下跌0.36%,創業板指下跌0.82%。在市場波動中,跨境支付、深海科技和海上風電等領域展現出新的發展機遇。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跨境支付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深海科技作為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不僅具備長期產業支撐,還擁有顯著的戰略價值。目前,市場對深海科技的理解可能仍停留在概念層面,但從國家發展的底層邏輯來看,深海科技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不言而喻。未來,深海科技的發展路徑可能圍繞以下三條主線展開:首先,國家級項目的核心供應商將率先獲得訂單;其次,技術壁壘高且國產替代需求迫切的環節將迎來發展機遇;最後,具備商業化場景驗證能力的公司將推動產業走向商業閉環。這三條主線為投資者提供了明確的布局方向。
海上風電作為清潔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景氣度有望持續提升。國內方面,2025年新增海上風電規模預計超過12GW,同比增長有望翻倍。隨著深遠海項目的啟動,中長期穩定增長將得到保障。海外方面,儘管歐洲新建海風規模為2.6GW,同比下降30%,但2024年歐洲風電核准數量達19.9GW,同比增長46.3%,為後續項目發展提供了充足儲備。預計20252030年,歐洲海風將迎來新的增長周期。國內外海上風電的發展將帶動風機、海纜、樁基、鑄鍛件等環節的出貨量增加,相關企業值得關注。
全球跨境支付模式主要包括代理行模式、互聯模式、單一平台模式以及點對點模式四大類。目前,基於SWIFT的代理行模式在跨境支付中占據主導地位。然而,SWIFT的資金流與信息流「雙軌制」以及治理結構問題,使其逐步淪為美國金融制裁工具。未來,跨境支付的發展路徑主要包括:首先,基於SWIFT體系,打造以本幣為結算貨幣的支付系統;其次,基於本國支付體系,通過單邊或雙邊連接等方式拓展覆蓋範圍;再次,第三方支付以移動支付場景為切入口,構建獨立的支付網絡體系;最後,基於區塊鏈技術,全新構建基於數幣及貨幣橋的支付體系。這四大路徑為跨境支付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
總結
在市場震盪分化的背景下,深海科技、海上風電和跨境支付等領域展現出新的發展機遇。深海科技的三條主線布局、海上風電的國內外景氣度提升以及跨境支付的四大發展路徑,為投資者提供了明確的方向。未來,這些領域不僅將推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還將為市場注入新的活力。投資者可密切關注這些領域的動態,把握市場新機遇。
更多跨境支付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跨境支付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