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步伐也在不斷加快。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3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新增93.1萬台,同比增長30.1%。這一顯著增長不僅為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能源體系的優化升級奠定了基礎。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基礎設施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截至今年3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已達1374.9萬台,同比增長47.6%。其中,公共充電樁新增32.1萬台,同比增長75.3%;隨車配建私人充電樁新增61.1萬台,同比增長14.6%。這一增長態勢表明,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已基本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需求。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國內銷量達263.3萬輛,樁車增量比為1∶2.8,顯示出充電設施與車輛增長的緊密關聯。
從區域分布來看,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山東、河南、安徽、湖北、四川、北京等省份的公共充電樁建設占比達67.9%。這些地區的充電電量也主要集中在公交車和乘用車領域,環衛物流車、計程車等其他類型車輛占比較小。這種區域布局的優化,不僅提升了充電設施的利用率,也為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提供了有力保障。
為適應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其他地區也在加速補短板。今年3月,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公示了2025年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縣備案審查結果,江西省宜春市豐城市等75個試點縣入圍。宜春市近年來加快充電樁建設,截至目前,已建設充電場站700多處,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樁近3000台,近4000個充電車位投入運營。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縣域充電設施的覆蓋率,也為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數量增加的同時,充電設施的性能優化工作也在持續展開。前不久,調節能力達2萬千瓦的充換電虛擬電廠在江蘇省蘇州市投入運營。電網工作人員在線發出指令,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站在十幾秒內響應,通過能源平台控制充換電站參與電網互動。這是目前地級市接入換電規模最大的充換電虛擬電廠。這種新型電網系統中,充換電企業既是用電戶也是移動儲能端,猶如城市的「充電寶」。電網需要時,充換電站可以靈活調控負荷,甚至反向放電。
當前,蘇州地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突破60萬輛,換電站百餘座、充電樁超30萬台。後續,供電部門將推動更多充換電運營商接入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通過參與需求響應、電力市場交易,探索新能源汽車儲能潛力商業化應用路徑,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供實踐支撐。推進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是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舉措,也是鞏固擴大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優勢、加速邁向汽車強國的關鍵支撐。
總結
充電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和性能優化,不僅為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持,也為能源體系的優化升級奠定了基礎。未來,隨著充電設施覆蓋範圍的擴大和性能的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車產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作出更大貢獻。
更多基礎設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基礎設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