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我國在智慧財產權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專利數量和質量穩步提升,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持續加強,運用效益和服務體系不斷優化,國際合作範圍進一步擴大。2024年,我國授權發明專利達到104.5萬件,智慧財產權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智慧財產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4年,我國在智慧財產權創造方面表現突出。全年核准註冊商標478.1萬件,登記著作權1063.1萬件,認定地理標誌產品36個,核准地理標誌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註冊125件。在國際智慧財產權申請方面,我國繼續保持領先地位,PCT國際專利申請和海牙體系外觀設計申請數量位居全球第一,馬德里商標國際註冊申請穩居世界第三。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我國提升至第11位,擁有全球百強科技集群26個,連續兩年位居世界各國之首。
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全面推進,全國2700餘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完成了134.9萬件存量專利的盤點和價值分析。開放許可專利超過1.5萬件,全年專利轉讓許可備案61.3萬次,同比增長29.9%。其中,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轉讓許可備案7.6萬次,同比增長39.1%。企業有效發明專利產業化率達到53.3%,顯示出智慧財產權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全國市場監管部門查辦智慧財產權違法案件4.4萬件,智慧財產權系統辦理專利侵權糾紛行政案件7.2萬件,指導管理的調解組織受理智慧財產權糾紛調解案件近14萬件。各級版權執法部門查辦實體市場侵權盜版案件3219件,刪除侵權盜版連結362萬條。全國海關查扣進出口侵權嫌疑貨物4.1萬批次,核准智慧財產權海關保護備案2.2萬件,進一步強化了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
2024年,國家知識產權局高標準完成國務院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智慧財產權相關任務。全國34個城市開展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試點,建設28個重點產業專利專題資料庫。與國際組織合作建設202家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國家級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機構達到483家,面向創新主體提供服務超過145萬次,地市級綜合性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機構覆蓋率增至52.6%,為創新主體提供了更加優質的服務。
2024年,我國成功舉辦國際保護智慧財產權協會世界智慧財產權大會、第三屆「一帶一路」智慧財產權高級別會議,推動國際組織成功締結《智慧財產權、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條約》《利雅得外觀設計法條約》。同時,我國深度參與世界貿易組織、亞太經合組織、中歐、中國—東協、中非等機制性合作,推動金磚國家智慧財產權合作升級擴容,進一步擴大了智慧財產權國際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總結
我國智慧財產權發展在創造、運用、保護、服務和國際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未來,我國將繼續加強智慧財產權法治保障,深入實施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工程,強化智慧財產權源頭保護和地理標誌保護,推動智慧財產權事業邁向更高水平。
更多智慧財產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智慧財產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