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我國消費市場正經歷著從商品消費向服務消費的深刻轉型。隨著人均GDP超過1.3萬美元,服務消費已成為居民消費的重要增量來源。從西安城牆下的漢服寫真到廣州熱雪奇蹟的室內滑雪,從雲南保山的小粒咖啡到湖北省博物館的VR穿越項目,服務消費的新場景正在全國各地蓬勃興起。這不僅反映了消費需求的多元化,也展現了服務消費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服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服務消費的快速增長得益於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消費結構的優化。國際經驗表明,當人均GDP達到1.5萬美元左右時,消費結構將加快從商品消費主導向服務消費主導轉變。我國正處於這一轉型的關鍵階段,服務消費的潛力正在逐步釋放。
今年3月,國家層面印發了《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作為提振消費的重要工作。4月,商務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2025年工作方案》,提出了48條具體任務舉措,涵蓋了餐飲、住宿、健康、文化娛樂、旅遊休閒、體育賽事等多個領域,並包括旅遊列車、空中遊覽、跳傘飛行、超高畫質電視、微短劇等新業態、新場景。
服務消費的多元化需求正在推動市場不斷創新。露營、徒步、音樂節、劇場等多元消費場景,折射出中國市場的多元化消費需求,反映了消費新熱點和新趨勢。
以露營為例,今年4月,北京奧森公園的露營場景吸引了大量遊客。一位遊客表示,今年已投入2萬餘元購買露營裝備,包括帳篷、燃氣灶、氣墊床等,並多次自駕到郊區露營過夜。此外,徒步也成為吸引年輕人的新潮流。北京豐臺區六里橋的迪卡儂門店店員表示,隨著氣溫回暖,3月份以來,徒步鞋、速干褲、衝鋒衣、登山杖等裝備的銷量明顯增加。
博物館精講、歷史建築閱讀、戶外拓展等也成為城市家長的戶外遛娃首選。數據顯示,4月份以來,本地戶外親子活動搜索量同比增長129%,戶外親子遊玩搜索熱度增長50%,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深圳成為前五的熱門親子戶外活動城市。
科技創新正在為服務消費市場注入新動能。今年以來,許多企業加碼科技創新,推出了一系列新產品和新服務。例如,清潔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等智能設備,正在廣泛應用於清潔、科研教育、導覽接待、文旅展示、陪伴娛樂等場景。
相關數據也印證了人工智慧帶來的消費熱情。美團旅行數據顯示,3月份以來,「武漢無人駕駛遊船」搜索量同比上漲122%。傳統產業也在加速升級,順應消費提質升級。例如,在養老院裡,智能檢測床能24小時監測老人的身體異動,智能胸卡有精準定位功能,可以實時查看老人活動足跡。
服務消費是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的重要抓手。服務消費具有消費頻次高、乘數效應強、增長可持續等特點,「頭回客」常常變成「回頭客」。然而,擴大服務消費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從多角度發力,包括加強政策促進、增加優質供給、豐富平台載體、優化消費環境、加強支撐保障。
以文娛旅遊為例,其具有容量大、範圍廣、韌性高、帶動強的特徵。旅遊仍是促進內需發展的重要抓手,且「剛需」屬性和韌性較強。隨著「五一效應」的進一步釋放,旅遊市場還將進一步迸發新活力。此外,國內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各地也在積極推動文旅消費,熱門目的地帶動遊客認知度提升。
服務消費的快速增長和多元化需求,正在推動我國消費市場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從政策支持到科技創新,從多元需求到優質供給,服務消費正在成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未來,隨著新技術的不斷融入和新場景的持續創新,服務消費的潛力將進一步釋放,為經濟增長注入新的動力。
更多服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服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