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美國貨運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隨著全球貿易環境趨緊,多家機構預測美國貨櫃吞吐量將出現顯著下降,這將對港口業務、就業市場以及整體經濟產生深遠影響。從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到全球經濟放緩,多重因素交織使得美國貨運前景充滿變觀。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貨運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全球貿易環境趨緊的背景下,美國貨櫃吞吐量預計將出現急劇下降。根據最新預測,北美地區的商品貿易量將大幅減少,今年出口預計下降12.6%,進口下降9.6%。這一趨勢不僅反映了全球貿易的疲軟,也凸顯了美國在貿易政策調整中的脆弱性。
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正在對美國貨運市場產生深遠影響。高額關稅以及政策變化使得各方難以制定長期計劃,導致貨運量波動加劇。預計2025年美國貨運量的降幅將在7%12%之間,這一預測基於當前關稅政策及可能的變化。
美國最大貨櫃港口之一的加利福尼亞州長灘港預計,今年5月4日10日到港的船舶數量將同比下降44%。貨物量的減少將直接導致工作崗位的減少,大洛杉磯地區九分之一的工作崗位來自港口業務,美國產業鏈上有260萬個工作是直接或間接來自長灘港的業務活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預計,美國2025年的經濟增長率將降至1.8%。經濟活動的放緩將進一步削弱美國的貿易量,貨櫃貨運需求歷來與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和零售額相關,任何經濟活動的放緩都將對貨運市場產生負面影響。
航運公司在美國航線的單航次平均利潤通常在幾十萬至幾百萬美元不等,巨額的港口費用將迫使航運公司減少掛靠頻次或退出市場。運力短缺將導致運價飛漲,研究表明,1%的運力減少可能導致2%5%的運價上升,這些成本最終將轉嫁至美國進口商和消費者,加劇美國通脹危機。
儘管目前跨太平洋航線的運費基本保持穩定,但從長遠來看,航運公司需要考慮更全面地縮減船隊規模。隨著關稅影響的進一步顯現,美國貨運市場將面臨長期調整,貿易總會找到自己的出口,但成本可能更高。
美國貨運市場正面臨多重挑戰,從全球貿易趨緊到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再到全球經濟放緩,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貨運前景充滿變觀。未來,航運公司和港口業務將需要進行深度調整,以應對這一複雜局面。儘管短期內貨運量可能繼續下降,但長期來看,市場將逐步找到新的平衡點。
更多貨運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貨運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