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醫療美容行業的快速發展,消費者對美的追求日益增長,但與此同時,行業亂象也頻頻曝光。從虛假宣傳到違規操作,從產品質量問題到消費欺詐,醫療美容機構的種種行為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也對行業的健康發展構成了威脅。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4月24日,一位消費者在黑貓投訴平台對深圳某醫療美容醫院進行了投訴。該消費者表示,自己於2025年4月3日在該醫院接受了玻尿酸和膠原蛋白的全面部輪廓提升固定注射,支付了65000元。然而,術後出現了面部異常腫脹、疼痛等問題,且效果與術前宣傳嚴重不符。
消費者指出,醫院在術前承諾注射後臉部會更小、更緊緻、更年輕化,但實際效果卻相反,面部出現發泡、變寬、下垂等問題,額頭凹陷,眉壓眼,眼睛睜眼困難並伴隨持續疼痛。消費者多次與醫院溝通,但院方始終拖延處理,且拒絕提供注射醫生的資質和產品合格證。
經消費者查證,該醫院的醫生執業範圍為皮膚病與性病專業,美容主診備案為美容皮膚科,但實際進行的卻是美容外科項目。根據相關規定,輪廓固定提升注射屬於美容外科二級項目,美容皮膚科醫師無操作權限。消費者認為,醫院存在虛假宣傳、違規操作等問題,要求依法查處並賠償損失。
另一位消費者也在黑貓投訴平台對同一家醫院進行了投訴。該消費者表示,自己在醫院進行了玻尿酸注射諮詢,醫生建議其進行印第安紋、鼻子下巴、臥蠶的注射,費用為31000元。然而,在注射過程中,醫生又誘導其進行大雙眼皮手術,並額外收取了5999元。
消費者指出,注射環境並非無菌操作,且產品在注射過程中被多次拿出去,無法確認其真實性。術後效果與宣傳差異巨大,醫生卻歸咎於消費者自身原因。消費者還發現,面部輪廓有多處硬物,且部分區域並非其要求注射的地方。
消費者要求醫院賠償並退款,但院方僅表示正在安排專屬服務人員進行溝通,未給出明確解決方案。
4月20日,一位消費者在大眾點評上對深圳某醫療美容醫院給出了差評,理由是消費欺詐。該消費者表示,自己花費了10000多元購買了「黑鑽超聲炮」服務,包括3刀、5炮共8個探頭的項目。然而,實際治療過程中只使用了4個探頭。
消費者現場確認了探頭使用次數,但醫生表示不用管用了幾個探頭,有效果就行。消費者對此表示不滿,認為這是隱形的欺詐行為,要求醫院退款2000元。然而,醫院不僅未退款,還要求消費者簽訂不對等協議,將差額退款寫成了補償2000元。
消費者質疑醫院的行為,認為應首先退款過度消費的差額5000元,並表示將尋找律師起訴醫院。
去年4月,有媒體報導,一位消費者在深圳某醫療美容醫院接受了吸脂手術,術後發現小腿傷口出現潰爛並存在增生風險。消費者表示,醫院在術後康復階段使用了尺寸不合適的小腿套,導致傷口惡化。
在術後換藥過程中,醫院僅進行了簡單處理,未告知消費者需要持續換藥。術後一個月,消費者傷口仍未好轉,最終自行前往其他醫院進行治療,花費了近5萬元。
消費者多次與醫院協商,但院方始終未給出明確答覆。最終,醫院提出賠償2萬餘元,但消費者認為無法彌補其損失,決定通過司法途徑維護權益。
總結
醫療美容行業的亂象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也對行業的健康發展構成了威脅。從超執業範圍操作到私自更改手術範圍,從消費欺詐到術後處理不當,這些問題暴露了部分醫療美容機構在合規性和專業性上的嚴重不足。監管部門應加強對行業的監督和管理,確保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同時推動行業向更加規範、透明的方向發展。
更多醫療美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療美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