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醫美行業備受資本市場關注,而作為「醫美面膜第一股」的敷爾佳,卻在上市後遭遇了業績與估值的雙重壓力。2024年,敷爾佳交出了一份「增收不增利」的成績單,淨利潤連續兩年下滑,2025年一季度更是營收、淨利雙雙下跌。曾經的明星企業,如今正面臨增長失速、渠道改革不順、研發投入不足等多重挑戰。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醫美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2024年,敷爾佳實現營業收入20.17億元,同比增長4.32%,但歸母淨利潤卻同比下降11.77%,僅為6.61億元,這一水平已回到2019年的水平。2025年一季度,公司營收同比下跌26.39%,淨利潤同比減少39.77%,頹勢依舊。業績增長失速的背後,是公司對營銷路徑的依賴和戰略困境的顯現。
2024年,敷爾佳的銷售費用高達7.48億元,同比增長40.53%,占營收比例達37.09%。其中,宣傳和推廣費用從2023年的4.85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6.89億元,同比增速達41.82%。然而,營銷投入對業績的拉動作用有限,反而嚴重吞噬了公司的利潤空間。這種高企的銷售費用,反映了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的被動局面。
長期以來,敷爾佳高度依賴線下經銷渠道,面對線上流量結構日趨複雜的市場環境,其渠道策略調整遲緩。2024年,公司線上渠道收入首次超過線下,達到11.08億元,占比54.96%。然而,與同行相比,敷爾佳的線上化轉型效果並不顯著。例如,巨子生物2024年線上直銷比例已提升至74.6%,收入規模達55.39億元,遠超敷爾佳。
2024年,敷爾佳醫療器械產能利用率達79.18%,化妝品產能利用率卻從2023年的74.96%降至59.66%。與此同時,公司庫存同比大漲40.75%,產品周轉趨緩,動銷壓力加劇。新增產能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公司甚至將部分募集資金從生產基地建設項目轉向品牌營銷推廣項目,進一步凸顯了其在產能規劃上的不足。
2024年,敷爾佳研發費用為3482.28萬元,同比僅增長6.04%,占營收比例僅為1.73%,而銷售費用約為研發費用的21倍。與同行相比,敷爾佳的研發投入明顯偏低。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計特殊化妝品註冊僅3個,全年無新增項目,產品儲備明顯偏少。儘管公司提出了銀耳多糖、納米膠原蛋白等新成分方向,但相關項目多數仍停留在早期驗證階段,短期內難以形成有效的產品競爭力。
2025年4月,國家藥監局發布《醫療器械分類規則(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擬對醫用敷料產品分類重新劃定,這將削弱醫用敷料產品的「醫療加成」屬性。作為以醫用敷料起家的企業,敷爾佳賴以突圍的「先發標籤」正逐漸失去效力。如果不能及時通過研發創新建立新的競爭優勢,僅依靠品牌慣性,將難以在市場中長期立足。
總結
敷爾佳作為醫美面膜領域的龍頭企業,近年來面臨業績增長失速、渠道改革滯後、研發投入不足等多重挑戰。高企的營銷費用嚴重擠壓了利潤空間,線上化轉型效果不佳,產能利用率下降和庫存壓力加劇,進一步凸顯了公司的經營困境。與此同時,監管政策的變化削弱了醫用敷料產品的優勢,敷爾佳亟需通過研發創新和戰略調整,重新確立市場競爭力。未來,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圍,將是敷爾佳面臨的關鍵課題。
更多醫美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美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