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前四個月我國主要大宗商品進口呈現顯著分化態勢。在鋼鐵產業鏈核心原料鐵礦砂量價齊跌的同時,能源產品價格波動加劇,農產品進口規模收縮,而機電產品則逆勢增長。這一系列數據折射出國內產業結構轉型與國際市場的雙重影響。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鐵礦砂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前4個月我國累計進口鐵礦砂3.88億噸,同比下降5.5%,進口均價每噸710.4元,同比下跌17.8%。這一數據表明國內鋼鐵企業正通過優化原料結構和產能控制應對市場變化。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量雖減少3.9%,但價格逆勢上漲8.5%,反映製造業對高附加值金屬材料的剛性需求。
原油進口保持1.83億噸規模,微增0.5%的同時每噸均價下跌8%至3936.7元;天然氣進口量下降9.2%但單價僅小幅回落6.1%,顯示我國在保障能源安全與成本控制間尋求平衡。煤炭進口量減少5.3%至1.53億噸,價格跌幅達22.2%,或受國際煤價下行及國內新能源替代加速影響。
大豆進口量同比驟減14.6%至2319萬噸,每噸均價下跌15%;成品油進口降幅擴大至25.6%,僅價格上漲1.6%。初級形狀塑料進口量微降1.1%,價格幾乎與去年同期持平,折射出工業生產端的謹慎採購策略和替代材料研發進展。
在大宗商品普遍承壓背景下,前4個月機電產品進口額達到2.23萬億元,同比增長5.7%。這一關鍵數據表明高端裝備、電子元件等高技術含量產品的市場需求持續擴張,為製造業轉型升級注入動力。
綜合來看,我國進口市場正經歷結構性調整。傳統大宗原材料需求放緩與價格下行壓力並存,而機電產品進口的逆勢增長印證了產業升級步伐加快。這種分化態勢既反映了國內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方向,也凸顯出在全球經濟復甦不確定性中穩定供應鏈、提升技術附加值的重要性。未來大宗商品市場的變化仍需密切關注國際能源格局演變和國內新型工業化進程的雙重影響。
更多鐵礦砂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鐵礦砂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