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4年5月14日,中國與蒙古國共同推進的甘其毛都至嘎順蘇海圖跨境鐵路項目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正式開工。作為兩國近70年來首條新建跨境鐵路通道,該項目不僅標誌著中蒙能源合作進入新階段,更將為區域互聯互通注入強勁動力。這條連接中國甘其毛都口岸與蒙古國南戈壁省的鐵路線,預計將於2027年完成境內段建設,成為推動兩國經貿往來的又一重要紐帶。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跨境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此次開工的跨境鐵路自內蒙古自治區甘其毛都口岸出發,向西延伸至蒙古國嘎順蘇海圖口岸,並最終接入南戈壁省核心樞紐站。項目全長約185公里(中國境內段與蒙方境內段合計),設計年運輸能力達2000萬噸,主要服務於煤炭、銅礦等資源的跨境運輸需求。作為中蒙兩國能源合作的核心載體,該鐵路將有效提升蒙古國資源外運效率,同時為中國西北地區提供穩定能源保障。
項目採用「統一規劃、各自實施」的創新協作機制,中方境內段由國家能源集團主導投資,蒙方境內段則由塔本陶勒蓋鐵路公司負責。雙方在技術標準、施工規範等方面保持高度協同,確保未來跨境運營無縫銜接。這種模式既尊重兩國法律與市場規則,又通過頂層設計規避了合作壁壘,為國際基建項目提供了可複製的經驗。
該鐵路的建成將顯著縮短中蒙資源運輸距離,降低物流成本約30%,直接惠及兩國邊境貿易額超百億元的相關企業。從長遠看,這條通道與既有二連浩特至扎門烏德鐵路形成「雙線互補」,將進一步強化中國—蒙古國—俄羅斯經濟走廊功能,推動沿線地區工業、旅遊及服務業協同發展。同時,項目符合「一帶一路」倡議與蒙古國「資源之路」戰略的對接需求,為構建中蒙命運共同體提供實質支撐。
結語:跨越山河的共贏之路
甘其毛都至嘎順蘇海圖跨境鐵路不僅是中蒙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新標杆,更是兩國深化能源合作、拓展經濟空間的重要里程碑。通過高效協同與務實推進,這條鋼鐵通道將在未來數年內成為資源運輸的大動脈、區域發展的催化劑,並為兩國乃至東北亞地區的長期繁榮注入持久活力。正如項目開工所傳遞的信號:跨越地理界限的合作,終將轉化為惠及民生的共贏成果。
更多跨境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跨境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