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權威數據顯示,2024年1至3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達6967.0萬部,同比增長3.3%,其中5G手機占比超八成。在政策支持與技術創新雙重驅動下,國產手機品牌通過密集推出AI功能新品、優化以舊換新服務等舉措,推動市場消費需求持續釋放。國產品牌憑藉技術突破與供給升級,在全球競爭中展現強勁動能。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手機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今年3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6.5%,達2276.5萬部;一季度累計出貨量6967.0萬部,同比增速進一步擴大至3.3%。其中,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增長顯著,13月共銷售6074.7萬部,同比增長9.0%,占總市場份額的87.2%。政策端「以舊換新」等補貼舉措與消費端升級需求形成共振效應,成為市場回暖的重要支撐。
各手機廠商聚焦用戶體驗提升,在影像處理、續航能力等領域實現技術突破。vivo推出搭載自研晶片的X200 Ultra系列,通過十億級參數視覺模型優化高倍變焦畫質;iQOO Z10 Turbo系列採用第三代矽基材料電池,顯著增強極寒環境下的續航表現與快充效率。OPPO Reno14系列則將AI實況照片功能升級為行業標杆,華為nova14新品發布在即更引發市場期待。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動「人工智慧+」發展,國產廠商積極響應號召,已推出超百款集成AIGC(生成式AI)的智能終端產品。通過將語音交互、深度學習等技術嵌入設備,AI助手、影像優化等功能實現質變。權威機構預測,2027年中國AI手機銷量有望突破1.8億台,在智慧型手機市場占比提升至56%,主要得益於硬體端側AI計算單元性能的持續提升與用戶換機需求釋放。
從供應鏈升級到應用場景拓展,國產手機產業正形成「研發生產消費」的良性循環。頭部廠商通過自研晶片、算法優化等核心技術創新構建競爭壁壘,同時藉助政策補貼加速技術普及。隨著AI算力與交互體驗的持續突破,智慧型手機將逐步演變為集視覺計算、智能感知於一體的綜合終端設備,進一步鞏固其在消費電子領域的核心地位。
總結來看,中國手機市場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到質量提升的關鍵轉型期。國產廠商憑藉強大的研發體系與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的能力,在5G普及和AI技術賦能下持續擴大優勢。隨著新一代智能終端滲透率提升,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增長周期,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更多手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手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