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作為全球新能源領域的風向標,第十七屆深圳國際電池技術交流會(CIBF2025)於5月15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盛大啟幕。這場覆蓋全產業鏈、匯聚全球頂尖企業的行業盛會,以「鏈動全球·賦能綠色·驅動未來」為主題,通過前沿技術展示、產業合作研討及創新生態構建,全面詮釋了中國電池產業在全球碳中和進程中的引領作用。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池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本屆展會規模再創紀錄,覆蓋15個展館,展覽面積達30萬平方米,吸引了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在內的3200餘家參展商。預計三天展期將迎接超40萬人次專業觀眾,成為全球電池技術與市場動態的「晴雨表」。展會以全產業鏈協同為特色,從基礎材料研發到終端應用解決方案,全景呈現了電池行業從製造到回收的完整閉環。
展會通過3大綠色能源館、4大先進材料館及7大智能製造館,構建起「技術主權+開放生態」的雙輪驅動模式。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領軍企業展示了固態電池、光儲充一體化系統等前沿產品;材料巨頭以分子級創新突破成本瓶頸;設備廠商則通過智能化生產線詮釋了「零碳製造」的可行性。新增的海外買家洽談區與新品發布專區,進一步強化了全球產業鏈資源對接。
同期舉辦的四大高端峰會上,院士及產業領袖圍繞電池技術路線、固態電池產業化路徑展開深度探討。發布的《鋰離子電池行業藍皮書2024》與《低空飛行器電池標準化白皮書》,為行業標準化建設提供重要依據。展會通過戰略簽約與國際合作項目落地,推動中國從「製造大國」向「規則制定者」轉型。
國際館的設立凸顯了中外企業在資源循環與回收技術領域的深度合作需求。行業協會負責人指出:「電池產業的競爭已轉向生態閉環與數智化能力,中國企業正通過技術創新和標準輸出重塑全球價值鏈。」展會期間達成的合作協議及技術成果,進一步鞏固了中國在全球新能源賽道的核心地位。
總結
CIBF2025不僅展現了中國電池產業的強大實力與創新活力,更以開放姿態推動國際協同。從材料革新到智能製造,從綠色能源應用到碳中和解決方案,展會全方位釋放出行業向「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續」轉型的強勁信號。未來,隨著技術標準的持續輸出與中國方案的全球推廣,電池產業將繼續為全球能源結構優化注入新動能。
更多電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