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A股電池板塊持續活躍,行業頭部企業表現亮眼,產業鏈盈利水平顯著提升,疊加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共振,鋰電行業正開啟新一輪高質量發展周期。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鋰電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進入4月以來,鋰電池板塊成為資本市場焦點。截至5月15日,宏工科技區間漲幅達153%,寧德時代累計反彈21%,天宏鋰電上漲近35%。動力電池與儲能領域高景氣延續去年下半年態勢,2024年一季度中國鋰電池出貨量突破314GWh,同比增長55%,其中動力、儲能電池分別貢獻210GWh和90GWh,增速達41%及120%。行業排產節奏保持高位運行,頭部企業訂單飽滿,百億級採購協議頻現。
鋰電全產業鏈一季度實現營收2353.66億元,同比增長12.62%,歸母淨利潤達183.40億元,同比增幅27.44%。相較於去年四季度,利潤環比增長超六成,資產減值損失大幅收縮。行業經歷2023年深度去庫存後,2024年以來維持"高周轉、低庫存"運營模式,一季度末庫存量僅小幅回升,反映市場供需動態平衡的優化態勢。
面對持續增長的需求預期,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領軍企業加速擴產布局。2024年13月,寧德時代在福建、山東等地新增6個產能項目,其中包含設計年產能達40GWh和60GWh的大型基地。行業數據顯示,僅前四個月鋰電池企業在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及設備領域已簽訂多個百億級訂單,印證全產業鏈投資強度持續加碼。
動力電池作為鋰電最大應用市場,其技術升級方向備受關注。2024年一季度國內固態/半固態電池項目投資額達188億元,規劃產能48.3GWh,重點投向新能源汽車與高端儲能領域。主流車企明確裝車時間表:比亞迪計劃2027年啟動全固態電池示範應用;上汽集團將於今年底在MG4車型搭載新一代固態電池,並於2027年實現"光啟電池"量產落地。
工信部《2025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明確將全固態電池標準納入重點研製清單,同步推進動力電池耐久性、熱管理系統等關鍵標準制定。通過強化技術規範與質量要求,政策端為行業技術升級提供制度保障,推動材料體系革新與設備疊代形成新增長點。
總結展望:
鋰電產業正站在需求爆發與技術突破的雙重拐點上。從產能擴張到固態電池產業化的時間表,再到政策標準體系建設,全產業鏈各環節協同發力構建起可持續增長動能。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和儲能市場爆發式增長,預計2025年行業仍將保持30%以上複合增速,技術創新驅動下的結構性機會將持續湧現。
更多鋰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鋰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