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經濟全球化深度調整與國際貨幣體系變革的背景下,2025年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於5月17日至18日在深圳召開。本次論壇圍繞「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及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等議題展開探討,強調金融開放與穩定的平衡發展是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增長的重要引擎。與會專家指出,當前中國金融市場正通過制度創新、跨境合作和基礎設施建設,在提升人民幣國際功能的同時築牢風險防控體系。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金融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論壇發布的權威報告提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須堅持「穩慎」原則,重點提升其在跨境結算、融資、投資及儲備等領域的實際使用效率。為支持這一目標,需進一步擴大金融市場開放的廣度與深度,尤其是境內資本市場的制度性改革,以增強國際金融話語權。同時,加強離岸人民幣產品創新與境內外市場互聯互通機制建設,將為中國國際金融中心的構建提供關鍵支撐。
論壇指出,未來中國金融體系改革的核心任務包括五個方面:優化資源配置,確保金融環境穩定;完善中央銀行制度,提升貨幣政策傳導效率;強化監管框架以築牢風險防線;回歸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提高服務效能;以及加速高水平開放進程,推動建設「金融強國」。這些方向共同構成了一套系統性解決方案,旨在應對國內外複雜經濟形勢下的挑戰。
報告強調,境內金融市場開放是支撐人民幣國際化更關鍵的基礎。通過擴大開放領域、完善跨境資本流動管理機制,並依託香港等國際金融樞紐的離岸市場優勢,中國正逐步形成「本幣優先」的全球化金融服務網絡。此外,加強與境外市場的債券、衍生品等領域的互聯互通,將有效提升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
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風險管理被置於同等重要的地位。論壇建議通過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完善跨境資本流動監測體系以及強化國際監管協作等方式,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同時,需持續優化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確保支付清算、信用評級等環節的高效與安全。
總結
2025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為人民幣國際化及中國金融改革指明了路徑方向。通過夯實跨境結算功能、深化市場開放、築牢風控體系並強化國際協作,中國正穩步構建更具韌性和競爭力的現代金融體系。這一進程不僅關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全局目標,也將對重塑全球經濟金融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更多金融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金融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