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小米汽車新型三角梁技術專利公布:碰撞安全與車身抗扭性能雙提升
近日,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一項創新技術專利引發行業關注。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對車輛安全性、結構輕量化及耐用性的需求持續升級,車企在核心部件研發上的投入顯著增加。此次公布的三角梁設計專利,通過優化結構布局和材料應用,為車輛安全性能與使用壽命的提升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根據專利摘要顯示,小米汽車研發的新一代三角梁系統包含橫樑組件及左右兩側縱梁。其中,橫樑組件由前橫樑和後橫樑構成,後者間隔布置於前橫樑的後側,並與車輛前壁板相連。兩條縱梁沿前後方向以相互靠近的趨勢傾斜延伸,前端連接前橫樑,後端則固定在後橫樑上。這種設計通過幾何結構優化,使三角梁在碰撞時能有效分散衝擊力,同時強化了車身抗扭剛度。
值得注意的是,前橫樑、後橫樑及縱梁的縱截面內周輪廓均採用U形槽設計。這一形態既保證了部件本身的高強度與穩定性,又為能量吸收提供了充足的變形空間。專利技術通過多組件協同作用,將碰撞時的能量分布效率提升了約30%,顯著降低了乘員艙結構受損的風險。
該三角梁系統在車輛安全性提升方面展現出兩大核心價值:首先,在正面碰撞或偏置碰撞場景下,U形槽截面的縱梁可通過可控變形吸收衝擊能量,減少對駕駛室空間的侵入;其次,前橫樑與減震塔、後壁板的精準連接設計,增強了整車抗扭性能。實驗數據顯示,採用該結構的車身扭轉剛度較傳統方案提高25%,這不僅改善了操控穩定性,還延長了車輛長期使用的耐久性。
此外,專利中提及的傾斜縱梁布局在保持高強度的同時降低了整體重量。通過材料分布優化,三角梁系統相比常規設計減重約18%。這種輕量化與安全性的平衡,為新能源車續航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潛在支持。
該專利技術的落地將加速小米汽車在車身架構領域的技術積累。作為車輛前艙關鍵承力部件,三角梁性能直接影響碰撞測試成績和用戶行車安全感知。此次研發成果既符合C-NCAP等全球主流安全標準對乘員保護的要求,也為未來自動駕駛場景下的極端工況應對提供了硬體保障。
從行業視角看,小米汽車通過此類專利布局,正在構建涵蓋電池、電驅及車身結構的全棧技術矩陣。隨著該設計在量產車型中的應用驗證,其抗扭性能優勢還有望為智能駕駛系統的高精度控制提供更穩定的機械基礎。
總結
此次公布的三角梁專利體現了小米汽車在車輛安全與結構創新領域的持續深耕。通過幾何形態優化、材料截面創新及多部件協同設計的綜合運用,該技術不僅提升了碰撞能量吸收效率和抗扭性能,還兼顧了輕量化需求。這一成果既為行業提供了可借鑑的技術路徑,也為消費者帶來了更高安全標準的產品期待。未來隨著更多類似技術研發落地,小米汽車或將重塑智能電動車市場的競爭格局。
更多小米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小米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