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基於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最新發布的《2024能源供需動向》數據)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核電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根據韓國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韓國總發電量達到595.6億千瓦時。其中核電以188.8億千瓦時的發電量占據31.7%的份額,首次超越煤炭和天然氣成為最大電力來源。這一里程碑式變化標誌著韓國能源戰略從傳統化石燃料向低碳核能的重大轉向。同期天然氣與煤炭各貢獻167.2億千瓦時,占比均為28.1%,形成並列第二的競爭態勢。
自2007年以來長期占據發電量榜首的煤炭,在環保政策加碼和核能利用率提升的雙重驅動下讓出頭把交椅。韓國政府近年來強化碳減排目標,通過技術升級與新建機組投運(如新古里4號機組),使核電裝機容量顯著增加。這種能源結構優化不僅降低了370萬噸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更增強了電力系統的穩定性。
報告特別指出,2023年韓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63.2億千瓦時,同比增幅達11.7%,占總發電量的10.6%。這一歷史性突破主要得益於太陽能光伏項目的規模化擴張——全國光伏裝機容量較上年增長近兩成,配合儲能系統配套完善和上網電價政策優化,新能源產業投資熱度持續攀升。
儘管核電占比提升緩解了對進口化石燃料的依賴(韓國能源自給率不足10%),但核電機組老化問題仍需關注。當前運行機組平均服役年限已超25年,新建項目審批周期較長可能制約後續發展。與此同時,可再生能源滲透率突破10%大關後,電網調峰能力和儲能技術將成為決定其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因素。
總結展望:
韓國能源版圖的重構既體現了政策導向對產業變革的牽引力,也反映了技術創新帶來的可能性。核電與可再生能源的協同增長正重塑電力供應體系,在2030年碳中和目標框架下,如何平衡安全、環保與經濟性將成為下一階段的核心課題。隨著今年新浦灣風電場等項目的落地,韓國能源轉型或將進入加速軌道。
更多核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核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