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番茄產量在全球範圍內呈現出增長態勢,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番茄生產國,產量和種植面積均居世界首位,且各主產區通過多種模式和技術創新不斷提升產量和品質,以下是2025年番茄行業現狀分析。
《十五五番茄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全球番茄生產區域集中,亞洲是最大的主產區,占比約50%,且呈增長趨勢。美洲、歐洲和非洲的占比也在10%以上。不過亞洲的生產效率雖逐年增長,但仍落後於歐美。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番茄生產國,近年來產能顯著提升。2022年中國加工番茄數量已達到620萬噸,2023年更是躍升至800萬噸,2024年新產季實現1100萬噸的壯舉。
密雲區:通過「農戶+合作社+企業」模式實現標準化生產,2025年將新增種植面積2000畝,年產值有望突破5億元。
浦東新區:作為上海市第二大蔬菜生產大區,常年蔬菜種植面積6萬多畝,擁有標準化設施菜田3萬畝,年產量約44萬噸。其中櫻桃番茄年種植面積3000餘畝次,總產量達7.5萬噸,已成為上海櫻桃番茄的第一主產區。
米易縣:2025年,全縣早春番茄種植面積將超過5萬畝,產量將突破40萬噸,產值將超過15億元,將暢銷全國20餘個省市。
新疆:是全國番茄產量最大的省份,產量占到了全國總產量的80%。霍爾果斯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主要集中於純天然綠色水果蔬菜的種植,有普羅旺斯、串收番茄、霍爾果柿等8個特色品種,採摘期長達9個月,日產量約40噸左右,畝產值可達40萬元至60萬元。
目前,我國番茄種植面積逐年增長,由2017年的105.5萬公頃上升至2024年的116.92萬公頃。目前,我國已形成黃淮海、長江、西北、華南、東北(吉、黑)、西南6大番茄種植優勢區域,實現了我國番茄的周年均衡化供應。
多樣化需求:消費者對番茄的口味和用途需求日益多樣化,不僅限於生吃,還希望在各種烹飪方式中都能使用到番茄,如燒菜、做湯等。番茄行業趨勢分析指出,番茄口味也開始逐漸滲透到各種快消品中,如餅乾、薯片、方便麵等。
加工技術創新:在加工環節,企業不斷推出新品種、新口味,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例如,一些企業引入了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技術,採用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確保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性。
環保種植: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關注食品的可持續性和有機認證,這促使生產者採用更環保的種植和生產方法。全球消費者對天然、營養食品的需求增長,推動有機西紅柿市場規模年增12%。
綜合來看,國內番茄品種與國外品種在產量、商品性、穩定性等方面仍有差距。國內企業需加強自主研發,提升品種競爭力。
更多番茄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番茄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