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1日
近年來,隨著循環經濟理念的深化和綠色製造技術的發展,金屬廢料綜合回收成為資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向。為推動產業低碳轉型,韶關市發展改革局對本地重點項目進行了嚴格節能評估。本文圍繞韶關市正峰再生資源有限公司40萬噸金屬廢料循環利用項目展開分析,從能耗指標、建設規範及監管要求等方面提出審查結論與實施建議,以期為同類項目的能效管理提供參考。
經專家評審,該項目採用的迴轉窯冶煉工藝符合國家節能法規與產業政策。其核心內容包括:新建兩條年處理40萬噸含鋅物料生產線,年產7萬噸鋅錠,並配套建設電解車間、廢水處理系統及科研設施。項目綜合能源消費量控制在57622噸標準煤(當量值)和98461噸標準煤(等價值),單位產品能耗指標優於行業平均水平。審查結論明確支持該項目建設,但強調需嚴格執行能效優化措施。
項目主要建構築物涵蓋原料處理區、核心生產廠房及輔助設施,關鍵設備包括迴轉窯爐、熔煉裝置和電解槽等。能源消耗方面:
能效指標顯示,鋅錠生產工序單位綜合能耗達391.59千克標準煤/噸,整體金屬廢料處理環節能耗控制在823.17千克標準煤/噸,體現了工藝優化對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作用。
為保障能效目標落實,企業需採取以下措施:
(一)設備選型標準化
優先選用符合GB/T23331-2020《能源管理體系要求》的高效裝備,禁止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工藝及設備。例如,在空壓機、泵類等動力設備採購中明確能效等級指標。
(二)全流程能耗監控
依據GB/T15587-2023《能源管理體系分階段實施指南》,建立覆蓋生產各環節的能量平衡系統,並按GB17167要求配備精準計量器具,確保燃料、電力等關鍵參數實時監測。
(三)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設
項目需接入省級能耗在線監測網絡,定期提交能源利用報告,通過數位化手段動態優化用能結構。
企業須在投產前完成節能驗收,並將結果報備至韶關市發展改革局。審查意見有效期自文件印發之日起兩年內有效,若項目延期開工或建設周期超出預期需重新申報。此外,變更生產工藝或擴大產能時應遵循《廣東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實施辦法》的程序性要求。
本項目的通過標誌著金屬廢料循環利用與能效管理在韶關地區的示範落地。其通過優化工藝流程和強化能耗管控,在實現年處理40萬噸含鋅物料目標的同時,將綜合能源消費量控制在合理區間。未來,此類項目需持續對標行業標杆,藉助智能化技術提升資源轉化效率,為區域綠色低碳發展提供支撐。監管部門與企業需形成合力,確保節能措施落實到位,推動循環經濟向縱深發展。
更多金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金屬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