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全球汽車產業加速向智能化轉型的背景下,超聲波傳感器作為核心感知元件,正成為推動自動駕駛、智能泊車等技術落地的關鍵力量。從倒車雷達到涉水預警系統,這一技術不僅重塑了駕駛體驗,更在汽車產業鏈中占據戰略地位。中國本土企業通過技術創新與數位化升級,在這一領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為全球市場提供了具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傳感器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20年前,中國汽車產業尚未掌握超聲波傳感器核心技術,依賴進口導致產品價格高昂且普及率極低。隨著本土企業的持續投入,這一局面被徹底改寫。某領先企業通過自主研發,於2004年推出首款國產超聲波雷達,將成本壓縮至進口產品的50%,並在2012年進一步革新為全數字傳感器,單價降至12元,推動倒車雷達成為主流車型標配。截至2024年,該企業累計生產超聲波傳感器超過1.5億顆,國內市場占有率突破10%,產品覆蓋奇瑞、比亞迪等20餘家車企的200萬台乘用車年產能。
面對全球汽車電子市場8%以上的年均複合增長率與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該企業以數位化轉型為核心戰略,在生產、管理及產品研發三個維度構建智能化體系。其車間引入機械臂和AGV智能物流系統後,四大生產基地獲評省級「數位化車間」,部分產線實現「黑燈工廠」運行;通過ERP、MES等管理系統整合,研發周期縮短至兩周,產品故障率下降80%。2025年即將上線的第三代雲化ERP系統,更將支撐其全球化運營需求。技術疊代方面,企業從全球首款遙控自動泊車系統發展到「超聲波+視覺」融合感知方案,逐步構建起覆蓋車身控制、自動駕駛決策的全鏈條產品矩陣。
在鞏固國內市場地位的同時,該企業加速國際化布局:通過合資建廠和屬地化供應鏈合作模式,在海外培育技術團隊與服務體系,並計劃於2025年投產首個海外工廠。目前其傳感器已進入大眾、戴姆勒等國際車企全球採購體系,同時以「技術出海」策略輸出中國智造方案——依託成熟的研發平台,通過技術授權和聯合開發模式與海外夥伴共建生態圈。未來三至五年內,企業目標成為全球化領軍企業,並將業務延伸至自動化設備、人形機器人等新領域,進一步拓展傳感器的行業應用場景。
從零起步到突破千萬級產能,這家深耕汽車電子20餘年的企業,以超聲波傳感器為支點撬動了產業升級。通過國產化替代打破技術壟斷、用數位化重塑生產模式、借全球化布局搶占市場先機,其發展歷程不僅展現了中國汽車產業鏈的創新活力,更印證了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對產業競爭力的戰略意義。隨著智能駕駛滲透率持續提升與全球市場的深度開拓,超聲波傳感器這一「汽車智慧之耳」的價值將持續釋放,推動行業向更高階的智能化演進。
更多傳感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傳感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