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慎喝礦物質水,可多選擇天然礦泉水
近日,中國品牌研究院發布的《礦物質水風險評估報告》認為其添加礦物液隱藏不為人知的安全風險。質疑礦物質水安全性的事件一出,礦物質水再次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但是記者調查發現,即使經歷了「礦物質水是否安全」大論戰,逾六成消費者依舊不知道礦物質水的構成,並分不清礦物質水和礦泉水的區別。專家建議,消費者應慎飲礦物質水,更多選擇飲用天然礦泉水。
逾六成消費者不懂礦物質水與礦泉水的區別
你知道礦物質水和礦泉水的區別嗎?記者採訪發現,逾六成消費者回答「不知道」,同時有近九成消費者不關注飲用水「水種」問題,購買時更多關注品牌。
「礦物質水」這個名字對大部分消費者有很大誤導性。消費者在購買時無法從名稱上分辨其與「天然礦泉水」的差別。
在某外貿公司上班的小張用了時下流行語「山寨」來比喻礦物質水和礦泉水的關係。他說,礦物質水是在飲用水裡添加礦物成分,而礦泉水是本身就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礦物質水就像礦泉水的「山寨版」。
據介紹,天然礦泉水是指從地下深處自然湧出的或經人工發掘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礦水,它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微量元素。在通常狀況下,其化學成分、流量、水溫等動態在天然波動範圍內相對穩定,水質的界限指標符合國家標準。天然水中的礦物元素是經過成百上千年自然形成的,它的存在是相對穩定的,其礦物元素對人體有益。
礦物質水是在純淨水的基礎上,加入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劑而成,跟消費者一般認為的「礦物質」有很大區別。由於沒有國家標準,不同企業生產的礦物質水的礦物質種類和含量都不同。
專家建議慎喝礦物質水
日前,中國品牌研究院發布的《礦物質水風險評估報告》表示,在飲用水中添加人工礦物質和食品添加劑,在安全上根本沒有長期監測與風險評估,長期飲用安全性無從保障。有專家認為,無論是添加礦化液還是添加微量元素,都容易導致水中礦物質與添加物的化學反應,改變酸鹼度,既不符合國際標準,也達不到我國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專家建議消費者應該慎喝礦物質水,購買飲用水時可更多選擇天然礦泉水。
事實上,礦物質水確實是城市自來水淨化後加入人工礦粉而成,這已是礦物質水生產廠家心照不宣的秘密。而這些添加的鉀、鎂、鈣、鐵之類的礦物成分,究竟對人體有無益處,目前並無定論。有專家認為,目前市面上的礦物質水僅添加兩三種化學物質,其添加數量單一,極易引起人體新的不平衡。長期飲用礦物質水,可能引起「過貧營養化」,即造成人體個別礦物質元素富集或部分礦物質元素缺失。
此外,據了解,從國際立法慣例看,已開發國家多數是禁止在飲用水中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劑的,歐盟委員會要求所有的食品添加劑必須置於永久觀察下,隨著新技術的出現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進行重新評估。
各方呼籲出台規範標準
除了添加的礦物質對人體有無益處尚且沒有定論外,礦物質水裡可以添加哪些元素、添加量多大、添加礦物質的純度如何?我國至今未有標準。礦物質水中人工礦物質組成成分和含量完全由廠家自己做主。在沒有經過長期的監測和風險評估,也沒有臨床報告或說明的情況下,礦物質水的安全性受到不少消費者的質疑。記者採訪發現,不論是消費者還是業界人士都希望礦物質水國家標準能夠早日出台。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生產礦物質水成本低,一瓶礦物質水的礦物質成本不超過一厘錢,卻能將自來水變成能與純淨水和礦泉水同樣的瓶裝水在商場、超市中銷售。在如此誘惑下,各種飲用水品牌爭先恐後地加入到礦物質水的市場大戰。
但各個廠家添加的人工礦物質組成成分和數量並不相同,有的甚至添加了硫酸鎂這種不屬於國家規定的食品添加劑範圍的物質。這些礦物質水的安全性顯然並不能讓人放心。他認為,礦物質水出台國家標準也不失為安撫人心的一種舉措。
據業內人士透露,由於礦物質水今年市場規模不斷壯大,同時已引起消費者和媒體廣泛關注,目前國家相關部門已經正在進行起草礦物質水國家標準的工作。
相關連結
礦物質水不是礦泉水
天然礦泉水,是指從地下深處自然湧出的或經人工發掘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礦水,它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微量元素。天然礦泉水的礦物質、微量元素等成分的含量穩定,一般以離子狀態存在,容易被人體所吸收。長期飲用礦泉水,對人體確有較明顯的營養保健作用。
礦物質水是在純淨水的基礎上,加人食品添加劑而成,成品水有的具有一些少量沉澱物、顏色,濁度一般大於天然礦泉水,也有人稱它為仿礦泉水。由於沒有國家標準,不同企業生產的礦物質水的礦物質種類和含量都不同。有的甚至直接在水中加化學試劑,也有的使用來路不明的礦物質濃縮液,這些添加物質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沒有進行過論證,含量的多少無科學依據。
一些微量元素有害與有益濃度之間的界限指標靠人為加入是十分難把握的。例如:硒含量為0.01—0.05毫克/升可防癌、抗癌,增強人體免疫功能,但含量大於0.05毫克/升時則會造成硒中毒。碘化物含量為0.2-0.5毫克/升對人體有益,但含量大0.5毫克/升時則會引發碘中毒,不利於人體健康。
更多礦物質水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礦物質水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