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小產權房泛濫調查:個別城市近半房屋為小產權

小產權房泛濫調查:個別城市近半房屋為小產權

2008-01-01 09:02:0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上周,國家六部委召開了全國縣市、鄉鎮、村級幹部國土資源法律知識電視電話會議,在會上,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公布了這樣一個數字,截止到2006年,全國的耕地面積為18億2700萬畝,人均只有1.39畝,其中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六省市人均擁有的耕地比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0.8畝的警戒線還要低。


  而就在耕地面積不斷減少的同時,2007年,房地產市場上有個熱門,小產權,這兩者之間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先來聽一下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的說法。


  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這十幾億人口基本做到糧食自給,耕地絕對不能少於18億畝,所以違規違法用地確實危害了糧食安全。」


  18億畝耕地的底限不能突破,但是徐紹史部長表示目前耕地保護的現狀卻不容樂觀,2007年9月中旬到年底,國土資源部專門部署了全國土地執法的百日行動,結果發現,違法違規侵占土地的數量驚人。


  徐紹史:「清理出來的違法違規的案件宗數是32000件,涉及到的土地是數百萬畝。」


  會議中,記者了解到,幾百萬畝被侵占的土地中,大量農業用地被用來開發成了小產權房。


  徐紹史:「利用農用地或集體建設用地搞非農建設,搞住宅,搞標準廠房,搞配套設施出租,甚至出售,這種情況非常突出。」


  徐紹史部長透露:18億畝耕地保障了中國85%的食品需求,但是截止到2006年,耕地面積距離18億畝的警戒線卻只差2700萬畝,也就是說,在2006年的基礎上,耕地面積如果再損失1.5%,18億畝耕地的底限就將失守。


  徐紹史:「國務院明確要求我們一定要堅守18億畝耕地這條紅線,那麼到去年(2006年)為止,就(多出)2700萬畝,今年的變更調查數據正在匯總,我還不清楚到今年(2007年)10月份,到底還剩多少地。」


  徐紹史部長表示,一旦18億畝耕地的底限被突破,國內糧食不能自給自足,那麼只能被動接受國際較高的糧價,如此一來,不僅國內的物價水平還將上漲,同時,中國也將在糧食問題上面臨著受制於人的風險。
 

  徐紹史:「我們不能吃了祖宗的飯斷了子孫的路,把地都給占了,都給用了。」


  大量占用農村耕地、宅基地建起來的小產權房憑著低廉的價格,雖然吸引不少城鎮居民前來購買,但它也對中國的糧食安全造成威脅,面對大量的小產權房,徐紹史部長也坦言,一些地方政府應該有足夠的重視。


  徐紹史:「大量的違規違法用地沒有受到應有的處理,也就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姑息遷就,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誰都敢幹,法不責眾,影響了法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造成了法律的虛置。」


  小產權火爆,就因為它比城裡的商品房便宜很多,但在便宜的背後,小產權麻煩也不少,它蓋在耕地或者宅基地上、沒有繳納土地出讓金、沒有合法手續,換句話說,它不受法律保護。


  前不久,國務院叫停了小產權房,明令禁止城鎮居民購買小產權住房,這個規定剛剛宣布,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就對一起小產權官司做出了終審判決。


  5年前,北京宋莊一個名叫馬海濤的農民,自願把自家宅基地的使用權和8間房以4.5萬元的價格賣給一個名叫李玉蘭的畫家,5年後,當宋莊發展成了知名的藝術家聚居區之後,當地的房價也是一個勁的往上漲,於是農民馬海濤開始反悔,向法院起訴要求要回房屋,結果法院判令雙方的買賣協議無效,馬海濤向畫家支付93808元房屋補償,畫家90天以內騰退房屋。


  李玉蘭認為這套房子以前是屬於農民的私有財產,農民有權出售自己的房屋,因此合同應該是有效的,於是李玉蘭向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訴,沒想到再次敗訴,那法院為什麼認為農民把自己的私有財產賣給李玉蘭違法?


  法院認為,農民的私房蓋在屬於集體所有的宅基地上,對宅基地,農民只擁有使用權,所以,他們只能把自己的私房賣給本集體的農民,而不能把私房賣給這個集體以外的任何人,哪怕對方是另外一個集體的農民也不行。


  李玉蘭官司的這個判決一出來,相信不只這些畫家們心裡懸了起來,不少小產權房的業主,心裡也會直打鼓,禁止買小產權房,現在已經不是光說說而已,一旦到了法庭上,小產權就像紙糊的房子一樣經不起推敲,國務院的禁令、法院的判決,都告訴我們,小產權的風險正在不斷加大,這個時候,那些小產權房還賣的出去嗎?


  我們的記者在北京郊區做了調查,發現,在北京懷柔區北宅村一個名叫溪湖北宅的樓盤正在銷售,中介人員告訴記者,這些房子都是在宅基地上建起的小產權房,一期70多套,如今已經賣出近40套,不僅如此,為了說服買房人,中介人員告訴記者這些房屋都有正規的規劃。


  雖然記者反覆追問,但中介人員始終不肯透露規劃是哪一級政府審批的。在記者準備離開時,在經過得村口意外地發現北宅村的規劃圖上還標著一片四合院,那麼,這片四合院是準備用於村民居住還是用於出售?


  記者了解到,這一片四合院分為1000平米和850平米兩種戶型,氣派非常的四合院的價格分別為230萬和200萬,那麼,這些占地驚人的四合院是不是小產權房屋?中介人員告訴記者,買房人得到的只是70年的土地使用權和地面建築,中介人員還是告訴記者,像這樣占地1000平米、850平米的四合院已經被城裡人買走了好幾套,同時他們還一再強調這些小產權的四合院能夠轉成大產權。


  在北宅村的調查中,記者發現大量的宅基地被用來建成小產權的房屋出售,那麼這會給當地農民帶來什麼影響?在北宅村,小產權房大量侵占農民的宅基地,雖然中介人員不知道那些要分家的農民,以及他們的下一代,會不會因為沒有宅基地而去占用耕地,但中介人員知道的是,在懷柔,小產權房十分普遍。


  在北京不止懷柔小產權房屋迅速膨脹,在通州和房山,小產權房的建設和銷售更是成了公開的秘密。


  小產權房在北京迅速蔓延,那麼全國範圍內它究竟占了多少比例?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小產權的房屋由於沒有完善的銷售手續,因此數量很難統計,但一些機構、專家的抽樣調查卻顯示,小產權房屋的數量驚人,北京有人估計大概占了20%左右,深圳這樣的城市占的比重就更高,有的可能高達40%、近50%。


  調查中記者還發現,數量驚人的小產權房就醒目地樹立在各個村莊的田間地頭,從打地基、直到最後銷售,一般都要經歷幾個月甚至一年多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裡,如果地方政府及時制止的話,它們根本就不可能建起來。


  「可是不少地方的政府不但不這麼做,還扮演了違法違規的主體角色,所以政府的形象廣受質疑。」


  其實,早在1999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就發布規定,農村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建設部也曾多次發出風險提示,提醒城市居民不要購買在農村集體土地上建設的房屋,否則將無法辦理房屋產權登記,權益難以得到保護,可實際情況卻是,小產權房熱銷多年,大量城市居民選擇了小產權房,明明都知道小產權不合法,風險巨大,那又是誰在背後推動著這塊市場不斷膨脹?


  一方面,大產權房高不可攀的價格,讓不少城市居民開始選擇小產權房,形成了龐大的買方市場;另一方面,一些村鎮在大產權房價格飆升的背景下,也開始迅速把土地變現,這也讓小產權房有了立足之地。


  據濟南市槐蔭區段店鎮彭莊村鑫鵬小區銷售負責人介紹,一個樓做好,給村里一百萬,剩下的是利潤。巨大的利潤之下,村委會不惜出讓土地,而採訪中,記者還發現,越是靠近城市邊緣的農村,出讓土地的現象越嚴重。


  因為村里要發展,所以就違規建小產權房,一些專家告訴記者,在這些理由之外,靠近城市的村莊紛紛開發小產權,還隱藏著另一個秘密,那就是城市的發展過程中,一定會占用農田,如果村里不開發小產權房,土地一旦被地方政府徵用,那麼土地的大部分利潤將被地方政府拿走。


  城市的高房價造就了小產權房的巨大市場需求,而村級組織也有著強烈的賣地衝動,在此情況下,一些不正規的開發商開始迅速介入,並在一棟棟小產權房的交易中賺到了自己的利潤。


  小產權的尷尬地位,實際上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結果,一些鄉鎮政府、一些開發商,迎合了城鎮居民的需求,把小產權做成了一個大市場,不少人也暫時圓了自己的住房夢,但畢竟,國家的耕地保護制度,糧食安全,又是不可逾越的紅線,政策和法律都不允許對小產權網開一面,這種左右為難的境地中,小產權房未來究竟何去何從?這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徐紹史部長表示,如果任由大量的小產權房占用農業用地,導致糧食安全受到威脅的話,那麼,每個人都將成為受害者。


  「現在世界糧價上漲的非常厲害,而且氣候變暖,不確定的因素很多,我們國家13億人口吃飯問題始終是頭等大事。」


  目前國際糧價正在高位運行,小麥每公斤已經達到2.7元人民幣,比國內高了大約7角錢,這種情況下,一旦耕地面積突破18億畝的基本農田底限,國內糧價將難以保持平穩,國家的糧食安全將遭受巨大衝擊,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12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嚴禁非法占用(租用)農民集體土地進行非農業建設;城鎮居民不得到農村購買宅基地、農民住宅或「小產權房」,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租用、占用農民集體土地搞房地產開發;雖然國務院強調小產權不受保護,但一些開發商和中介公司仍然有持無恐。


  採訪中,雖然一些銷售人員認為數量龐大的小產權房,政府難以處理,但調查中記者也發現,一些地方政府已經行動起來,在山東濟南,已經有一些小產權的房屋被拆除。


  2007年7月10日,濟南市市中區龍棲莊園被拆除;2007年7月12日,濟南市槐萌區裕鑫現代城兩座小高層被拆除;2007年7月,濟南市槐萌區小董莊西區兩棟樓盤被拆除。


  而在北京,房山區青龍湖144棟違法別墅被拆除85棟,其餘被沒收,另有3名涉案人員被羈押,像這樣的案例各地都有發生,大量違規的小產權房怎麼處理,正在成為棘手的問題,但採訪中記者也了解到,對於建在宅基地上的小產權房,雖然屬於違規建築,但由於並沒有觸及到耕地的紅線,為了避免給各方帶來更大的損失,濟南市也開始探索通過低價收購、沒收,把小產權房改造成經濟適用房或拆遷安置房,而買了小產權房的一些市民也希望能儘快住上讓人塌實的房子。


  而另一方面,專家也建議,對那些嚴重違規,占用耕地的小產權房堅決應該拆除,確保耕地不受侵占,保證國家的糧食安全,對於目前如何處置小產權過程中,存在的法律缺陷,專家也認為必須加緊立法,明確責任,讓那些違規占用耕地,興建小產權的地方政府負出應有的代價。


  專家還告訴記者,一些地方政府只顧收取高額的土地出讓金,卻很少考慮中低收入市民的承受能力,忽視了國土應該為民生服務的公益屬性;而開發商拿到土地後一味的提高房價,從而把中低收入市民逼上了買違規小產權房的道路上去,因此,要從根本上治理小產權房,更重要的是要解決城鎮居民的住房保障,讓每一個市民都能住得起房。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土資源部正在對各地小產權房的現狀進行調查,而工作的重點之一就是要讓基層的政府部門真正意識到,小產權房的危害和耕地的重要,從而在根本上杜絕小產權房的泛濫,保護寶貴的土地資源。


  「我們不能吃了祖宗的飯斷了子孫的路,把地都給占了,都給用了。」


  半小時觀察:如何面對「小產權」


  小產權房的風行折射出了房價的高企,也折射出了一些部門的監管漏洞。建房、賣房的時候沒人去管,等到風險越來越大,各種各樣的利益方卻都出來說話了,對待小產權,預防風險應該比拆除更重要。


  就像專家在節目中說的那樣,國土擁有為民生服務的公益屬性。要從根本上治理小產權房,更重要的是要解決城鎮居民的住房保障,讓每一個市民都能住得起房。


  小產權房該何去何從?購房者該何去何從?作為一種補救,是否可以考慮以補繳適當差額的形式給予小產權房以真正的名分?這些令人困惑的問題和日趨激烈的矛盾都需要相關部門本著民生的原則,以創造性思維給出明確的解答。

更多小產權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小產權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