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上海證券報》:中國的順差情結應該結束了

《上海證券報》:中國的順差情結應該結束了

2008-01-01 15:17:0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2007年的貿易順差超過了2000億美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順差國。這應該在大家的意料之中。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除了1993年,每年我們都出現貿易順差。而美國的情況卻相反,2006年其貿易逆差就已經到了7500多億美元。30多年來,除了極個別年份,美國每年都是貿易逆差,而中國現在是美國最大的貿易逆差來源國。

  在中國現行的結售匯制度下,企業取得的美元順差,最後會變成國家的外匯儲備,現在中國的外匯儲備餘額已經超過1.5萬億美元,也是世界第一。

  近兩年,由於擔心通貨膨脹壓力,我們試圖通過增加進口等手段來減少順差,可是,貿易順差反而繼續創出新高。同時,美國出於政治和選舉周期的考量,經常對中國的匯率制度橫加指責,認為人民幣對美元低匯率是美國巨額貿易逆差的原因。可是,美國的逆差也是不斷刷新紀錄。

  這是很有意思的現象。儘管兩國都表示減少自己的貿易差額,但實際上都減不下來。除了其他原因外,心理上不願意減也許是不可忽視的因素。長期以來,中國外貿企業和部門,無不把創匯,也就是爭取順差,作為自己的工作中心和目標,而普通老百姓也喜歡順差,至少覺得順差怎麼都比逆差好,因為順差表明我們賺了外國人的錢,而且出口還可以增加GDP。美國人靠逆差日子過得很不錯,也不好意思大聲嚷嚷要削減逆差。

  其實,順差並不表明就占了別人的便宜,得到了什麼好處,也許它的危害更大一些;而逆差也與吃虧無關,或許還占了別人的便宜呢。以中美兩國為例:中國一方是順差,美國是逆差,就相當於中國淨拿了美元,而沒有拿到美國的產品;美國則是淨拿了中國的產品,而沒有拿到人民幣。商品可以立即被消費,滿足人們的願望;美元說到底只是一些紙片,它不能被消費。美國人用紙片就換到了自己需要的東西,用老百姓的說法,這是空手套白狼。

  當我們取得這些紙片後,就要運用它們。所有的美元,最終都要回到自己的發行國,也就是美國去。美元回到美國去,有幾種方式。

  一是我們去美國留學、旅遊、探親,我們就要用人民幣換美元,這些美元就回到了美國。

  二是我們從美國進口商品,要花掉一部分美元。可是,也許因為我們暫時不需要很多美國的商品,我們自己差不多都能產;也許因為對方暫時不願意賣給我們,所以,用於進口美國產品的外匯儲備花費並不多。

  三是,有時候,中國的企業會收購美國的企業,要用美元。很多人以為收購美國企業是很光榮,很賺錢的事。其實,並不盡然。一個企業合理的售價,應該是其未來每年收益現值的和。假如美國人不賣,繼續經營多年,他能獲得的收益折算成現值,也只是我們支付給他的價格;如果他出售,他就立即得到了這麼多的價值,而不必再辛苦多年了。除非這個企業到了我們手裡脫胎換骨,我們就沒有占到任何好處,可是,脫胎換骨談何容易。

  四是投資於國外的股票市場。去年我國成立了外匯投資公司,將一部分外匯儲備投資於股票市場。鑑於股票市場的風險巨大,投資宜謹慎,這一部分資金也只占全部外匯儲備的很小比例。

  所以,我們外匯儲備的最大部分,都用於購買了美國的國債。美國的財政支出龐大,除了提供國防、公共安全外,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支出規模也相當大,而其財政收入卻受到諸多的約束,因此,美國年年都有巨大的財政赤字。要彌補這些赤字,就要發行國債,向國民借錢,購買國債的錢,只能來自居民消費後的儲蓄。然而,正是因為美國的社會保障水平高,一般人並不需要儲蓄,美國人的個人儲蓄率非常低,只有不到5%。所以,靠美國人自己是不能維持這麼大的國債規模的。怎麼辦?

  恰好,中國和日本等國家,對美國有大量的貿易順差,手裡有大量美元,而其他渠道花掉的又很有限,加之美國國債是以美國政府信譽為擔保的,屬於比較安全的投資。因此,我們的外匯儲備,最後都轉化成了美國的國債。
  雖然購買美國國債有收益,可這個收益只有不到3%。這個收益率相當低,如果考慮到機會成本,也就是把這些外匯儲備換成人民幣在國內投資的收益,購買美國國債實際上是虧損的。

  所以,無論從任何角度運用美元外匯儲備,我們都沒有占到很多便宜。
  而美國卻相反,因為可以用自己發行的貨幣交換到需要的商品,美國就不必再自己生產這些產品,比如美國早就不再生產電視、計算器、牛仔褲,要知道這些東西都是美國人發明的,是美國的民族產品啊。正是因為美國不再生產這些東西,它就把資源投入到自己最拿手、最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上去,這些產業就會做大做強,比如微軟、輝瑞製藥、波音飛機等。美國的經濟強大,不能不說有貿易逆差的功勞。美國人不但沒有因為貿易逆差吃虧,還得到了某些好處。
城裡的白領們時間寶貴,每天都在樓下小商店買早餐吃,可是店主人並不購買他們的東西,於是,他們就對這個店主有一個貿易逆差,可是他們並沒有吃虧。貿易逆差和吃虧不是一回事。

更多電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