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汽車用品市場成為全球資源配置中心後,全球採購商集中對中國市場進行考察的行為將成為必然與國際慣例,隨著對中國汽車用品市場的直觀與深入了解,每年的國際採購規模與採購需求也將逐年放大,未來幾年國際採購將成幾何態勢增長。這一市場所發出的信號與變化,將對我國汽車用品市場未來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對市場經營環境、產業結構調整與企業品牌化發展提出全新的要求。在中國汽車用品市場從封閉走向國際開放的發展階段,我國汽車用品製造企業已站在這一歷史性的轉折點,又該如何把握這一難得的市場機會呢?2011年,開局,即是難題。2011年,對汽車用品企業管理與市場運作將是一個全新的考驗與挑戰。因此,企業必須要有解決難題的能力,以獲全勝。
認清「機會」從何而來,把握脈搏順應而為。
一般來講,「機會」的獲得來自企業自身的主動開發與被動開發。只有懂得並遵循了這個機會原則,企業才可能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長驅直入,穩步前行,並最終贏得市場,博得同行與社會地認同與尊重。
眾多的汽車用品企業並不具備主動開發國際市場的先決條件與經濟實力,對於這一塊潛在市場,因為從未擁有過,所以也就談不上失去。那麼,對於這些不具備主動開發國際市場的企業來說,認清國際與國內形勢,把握節奏、順應而為,通過被動開發並獲得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強。以往的汽車用品國際市場的開發必須是企業走出去,而現在除了走出去,還有另一種選擇,就是國際買家主動走進來,誰抓住了這個被動開發的機會,誰就增加了主動走出去的籌碼,獲得國際市場開發的一席之地。
面對國際採購需求季的即將到來,企業應做好兩手準備,立足本土市場開發並積極做好向國際市場開發的一切準備。如果解決不好這個問題,將有可能與國際市場失之交臂。
南北開年大展鋒芒畢露,孤注一擲會很受傷。
從事多年汽車用品經營的企業都知道,廣州永福路汽車用品核心區,一直以來對全國汽車用品市場的發展產生著積極影響,並長期保持著行業領軍地位。雖然近兩年在全國各地區域市場快速崛起與擠壓過程中永福路核心區影響力有所萎縮,初現頹勢,但是,無論是其歷史所處位置,還是行業號召力與對產業發展所產生的積極意義都無可辯駁。繼以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之後的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與以北京為中心的泛渤海汽車用品區域市場的相繼成型,區位影響力被進一步放大,逼迫業內人士特別是永福路的老闆們不得不重新定位與思考中國汽車用品市場未來發展。
在潮流中搏擊的汽車用品生產企業也必須順應時代潮流,進行全新思考,正視中國市場與國際環境的變化,拿出萬全之策以保障企業2011年度目標達成。我們可以預見,眾多企業的員工還沒有從2011年的春節長假中緩過神來,就得緊鑼密鼓地投身到汽車用品展會當中去。南北開年兩大汽車用品展已是鋒芒畢露,由於2011年2月20日的廣州汽車用品展與2月25日的北京汽車用品展太過臨近,導致眾多汽車用品企業與採購商感到棘手,無所適從。如果孤注一擲,參加北京汽車用品展而放棄廣州展,或參加廣州汽車用品展而不參加北京展,勢必這些參展企業特別是品牌企業一定會很受傷,這種傷可能是痛到骨子裡的。有一句話:傷筋動骨沒有半年緩不過勁來。想想,落後競爭對手半年是多麼的可怕,而且是行業井噴與國際接軌階段的黃金六個月,損失不言而喻。
在企業快速上升階段與產業前景漸進明朗時期,任何排他性的決策與固步自封的舉動都可能使企業蒙受巨大損失與帶來潛在危機。
汽車用品商家踏准節奏,將跑贏市場三十年。
在剛剛結束的全球汽車論壇上,美聯儲經濟學家愛德華·波利斯哥特預測,2020年中國汽車產銷將超過4000萬輛,到2030年將達到7500萬輛,一直到2040年,中國還將繼續增加汽車保有量。汽車用品商家應注意踏准市場節奏,跑贏市場三十年。
前面提到:2011年,開局,即是難題。作為企業又該如何應對兩大開年汽車用品展呢?首先,作為參展企業要非常明確參展目的;第二,要了解南北汽車用品展的特點與定位;第三,權衡企業參展投入與收益;第四,展位的位置不好不能成為放棄參展的藉口。
國際採購需求是針對中國市場的採購,並非是對某一特定市場的採購,但是,採購群體與採購需求本身是有一定的差異性的。由於東南亞的買家採購非常在意價格的比較優勢,在展會上「殺價」成了他們樂此不疲的一大快事,這在歷屆廣交會、南方的汽車用品展會及專業市場上特別明顯。上海、北京等城市是國際品牌進駐中國市場的主陣地,這是由兩地的特有文化內涵、投資政策環境與大都市國際形象所決定的,在吸引高端品牌投資上,兩地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吸引的國際買家層次相對也就更高,歐美、韓國、日本與台灣地區的買家更傾向品牌產品採購與引進,更關注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與產品質量。
由於全國90%的汽車電子企業集中在珠三角,從參展就近原則與參展企業構成來看,南方的汽車用品展會更適合於汽車電子企業實力的角逐與產品展示。因為,從各項數據來看,廣州汽車用品展會汽車電子參展企業超過了整個參展企業數的70%,與日前在浙江舉辦的兩場汽車用品展會幾乎不見汽車電子企業的身影形成鮮明的反差。廣州與浙江「專業展會」特徵十分明鮮。從最新公布的2011年北京汽車用品展會參展商數據來看,汽車電子參展企業為20%,汽車美容護理參展企業為12%,防爆膜參展企業為10%,汽車內外飾及精品參展企業為38%,汽車坐墊參展企業為15%,汽車改裝參展企業為5%,各細分市場的參展企業依據市場特性呈均衡分布,毫無疑問北京展會才是在中國舉辦的唯一的汽車用品綜合大展,在行業展會中具有典型性與代表性。
從產品採購者需求分析,南方的汽車用品展會更適合於單純採購汽車電子 產品的買家觀摩採購,而北方的汽車用品展會由於展商均衡與展品全面的綜合特性,更適合於4S店集團採購、連鎖經營採購與綜合批發商採購,通過現場觀摩北京汽車用品綜合大展以獲得更多的市場信息,幫助企業經營決策,穩操勝券。
更多汽車用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汽車用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