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O多年的發展,我國包裝機械已成為機械工業中十大行業之一.無論是產量還是產值,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全國包裝工業總產值從1991年的不足百億元增長到現在的20OO多億元,如今國內的包裝工業每年為幾萬億元的工農業產品和上千億美元的食品提供包裝,在國民經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儘管我國包裝機械市場需求在趨於減緩,但由於近幾年國家仍加大支援「三農」力度,必然給我國包裝機械發展帶來勃勃生機。據統計。我國食品和包裝機械直接服務於食品工業的比例高達8O%以上.預計2010年我國食品包裝機械GDP增長率仍保持在11%以上。
但是,我國包裝機械製造業還存在不少問題。一是缺乏宏觀調控.因包裝機械企業起點低、「先天不足」。且跨部門、跨行業。存在統籌規劃、宏觀指導難的問題.在投資開發新產品方面往往一哄而起,盲目模仿,出現低水平重複的無序競爭。二是缺乏資金投入。這也是機械行業的共性,難以吸引大量資金投入,難以進行大量的技術改造。因經費不足,企業用於研究和開發的投資占銷售額平均水平不到1%。不能做到生產一代.開發一代,研究一代。由於沒有技術儲備,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工作不力,使企業高新產品少缺乏市場競爭力。三是缺乏專業技術人員。因包裝機械業目前的利潤水平普遍較低,難以吸引優秀的技術人才,以致人才隊伍參差不齊,自主開發產品和創新能力薄弱,甚至消化吸收國外同類產品的能力都很弱。類似於青島松本包裝機械有限公司自主開發研製生產的SG-3/SG-5型全自動三/五伺服無托盒包裝機這樣的產品幾乎是鳳毛麟角。生產高效率化、資源高利用化、產品節能化、高新技術實用化、科研成果商業化已成為世界各國包裝機械發展的趨勢,這也是我國包裝機械業的發展方向。對於我國的包裝機械生產企業來說.不能求大求全,而應求精求專。從國際包裝機械發展的趨勢來看,中國的包裝工業僅靠增加資金投人、擴大生產規模的粗放式經營已不能滿足形勢發展的需要.我國的包裝設備生產已進入調整產品結構、提高開發能力的新時期,技術升級、產品換代、加強管理仍是行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1.加強基礎技術研究、開發、利用從已開發國家的包裝機械企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可以得到啟示。美、日、德、意積極採用其他領域的新技術(如微電子、雷射、熱管、新材料等),開創包裝機械新局面。2l世紀包裝機械基礎技術的發展重點是,機電一體化技術、熱管技術、基礎配套技術、設計技術、模塊化技術、製造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和微機應用可提高包裝自動化程度及可靠性和智能化程度:熱管技術可提高包裝機械的封口質量;基礎配套技術中配套的 電子元件、專用泵閥產品、傳感器、電機及電器控制元件.開發各種在線或離線的檢測設備;採用模塊化設計技術和CAD/CAM技術。可以提高包裝機械的材料選擇、加工裝備與工藝技術水平。因此我們應加強基礎技術研究、開發、利用。
2.堅持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和開拓新品種建立技術創新的運行機制.採用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積極創造條件鼓勵科研院所加入企業集團.使企業逐步成為產業技術開發和投入的主體。如美國的包裝機械產業與材料產業結合.自然獲得了強大的資本後盾。我國也可以嘗試借鑑他們的成功經驗。
國外包裝機械的成功經驗表明:企業用於研究與開發的投資,占銷售額的l成時,企業難以生存,占3成可勉強維持,只有占7成才能讓產品更有競爭力,而我國的包裝機械企業用於開發與研製的投資平均水平不足l成。因此,在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僅靠擴大投資、擴大規模的粗放經營將被淘汰,要多渠道、多層次地增加科研經費。積極引進人才,開發出產銷對路的高新技術產品。對於包裝機械的重點項目,國家在政策與資金上給予適當支持,以調動包裝機械骨幹企業研發新產品的積極性。通過研發過程.扶持一批像青島松本包裝機械有限公司這樣具有創新精神的包裝機械骨幹企業,培養我國自己的專業設計隊伍.創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包裝機械名牌產品,使我國包裝機械行業納入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
更多食品包裝機械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食品包裝機械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