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策劃聯盟副會長、家具委員會主任曹洪福表示,中國家具產業在過去三十年經歷了幼稚期、成長初期,現在處於成長中期,到2015年以後,才會真正進入成長成熟期。
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是增長方式和結構問題,『十二五』期間必須從根本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對整個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在日前和訊網主辦的財經中國2010年年會上表示。隨著「十二五」國家力促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把經濟戰略由出口主導型調整為內需主導型。深圳市家具協會秘書長侯克鵬預計,家具產業也迎來了轉型的最佳時機,未來5年其市場產值增幅有望超過汽車產業,成為我國第一大產業。
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全社會消費零售總額比上一年增長了15.5%,家具產業超過建築、裝飾材料、汽車增長,增速是35.5%。2010年前三季度,其中社會零售消費總額增長18.3%,其中家具產業貢獻了38.4%,是增長最快的行業。
中國家具產能已經占據全球的25%,成為經名符其實的第一家具製造國。而剛剛改革開放的1978年,我國家具才有區區13億元市場,現在總額已經達到7000多億元。按照過去三十年平均22.2%的增長率來看,到2015年時,這個行業將會達到24300億元的總產值。
中國家具產業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四川省。據侯克鵬介紹,其中廣東占據了中國家具行業總產能的50%,浙江15%,環渤海8%~10%,東北不到15%,四川將近10%。這些地區主要是以自然集聚的方式形成的家具產業鏈,大多以粗放生產經營,產業聚集程低,致使產業鏈上下游連結不緊密,提高了家具整個行業的成本。比如,深圳是家具製造業中心,但不是物流中心,配貨只能去蛇口,採購原材料要去東莞。
「這種粗放型的生產模式,導致現階段整個行業沒有形成一個消費品牌,國際競爭力弱。雖然歷史上我國的木工工藝就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改革開放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家具製造國,但是在世界家具行業中依然沒有很強競爭力。」山東費縣金匯家具廠總經理許少倫表示,所謂消費品牌就是植根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比如提到空調消費者就想到格力,說起冰箱首選海爾,但提起家具行業,恐怕消費者很難張口就說出一個品牌。
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湯敏表示,如果說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經濟是「摸著石頭過河」,那麼「十二五」期間就進入改革「深水區」。
電子商務助力開拓內需市場
「中國家具出口量占全世界的比例大概在22%左右,其中美國、歐盟市場占中國家具出口量75%以上。長期以來中國的家具業依賴出口,導致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眾多依賴外銷、實力不強的的中小家具企業走到盡頭。」許少倫表示,隨著「十二五」國家把經濟戰略由出口主導型調整為內需主導型,大力促進內貿發展,家具行業應該迅速調整戰略,「外銷」和「內需」並重發展的同時,有必要加大國內市場的開拓。
傳統的國內家具營銷模式是利用獨立店、有全國大型連鎖、地方連鎖、大型超市等渠道進行銷售。
而依託電子商務,家具行業獲得新的有效營銷模式,滿足了大批年輕人的家具需求。「團購網是這兩年國內新興的電子商務模式,家居搬到網上銷售後獲得良好回饋。比如曲美家居通過網絡團購在40天內就被秒殺1.3萬套,總價值超過1億元。」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移動商務專家諮詢委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學教授王汝林表示,家具放在網上賣使消費者足不出戶可以為自己的房子添置家具。
「電子商務代表的是現代科技對有限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最大限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隨著物聯網、移動支付以及雲計算的發展,未來消費者利用資源將會更加簡潔、方便。」王汝林表示,未來家具業依託電子商務業將迎來更大的轉型升級機會。
自然集聚轉向有效集聚
業內人士預計,家具行業的CBD模式將成為家具產業轉型升級的有效發展模式。這是一種集製造、商貿、物流、園區社會為一體,具備有效集聚效果的產業集中發展模式。侯克鵬認為,家具行業過去的集聚是自然形成的,「十二五」可以藉助東部沿海向中西部有序轉移產業的契機,發展有效集聚的CBD模式。
據了解,在家具CBD,企業不需要再建展廳就可以解決批發、零售、產品展示的問題。半成品或者原材料可以跳過倉儲直接放到採購物流部分,需要的時候由採購物流供應商送生產車間。工業製造、商貿、園區社會各自都有自己的主軸。
「在CBD,以後的製造業基地不再像以前一樣使所有的工廠建倉庫,建生活配套設施。倉庫和生活配套設施集中建在園區,避免了不同企業的重複的建設,最大化的利用了場地。」侯克鵬表示,像正在規劃的昆明家具產業園區,未來將有8萬人入住,在未來武漢漢川家具園區將有14.4萬人。
據了解,欲建成中國乃至亞太地區最大的家具原輔材料一站式交易服務平台的河北香河亞太國際家具材料城、武漢中國家具CBD在2009年的相繼開業,為「十二五」期間CBD「家居銷售、生產、研發、服務」於一體,形成產銷一體的模式開闢了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