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國亞麻行業遭受原料波動、匯率上升、通脹、加息等多因素重壓,讓90%以上為中小企業的紡織行業備受考驗。7月22日,中國亞麻交易市場與工商銀行合作,將在全國推出網上商品交易市場融資業務。「由於銀行對中小企業固定資產抵押的偏好,一般不願意接受中小企業的流動資產抵押,有些銀行甚至將紡織業視為夕陽產業。」中國亞麻交易市場總經理姚建春對《國際金融報》筆者表示,目前融資環境很緊,通過倉單質押方式,可將積壓庫存轉化為流動資金,緩解中小紡織企業融資難。
「兩頭在外」格局
事實上,融資難僅是目前中國亞麻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近年來,國內亞麻的種植面積持續萎縮,高度依賴進口亞麻原料的情況,為亞麻行業的發展埋下隱患。
根據海關統計數據,2010年,我國累計進口亞麻原料14.22萬噸,同比增長33.68%;進口金額2.35億美元,同比增長50.36%。同時,出口亞麻紗線2.32萬噸,同比增長61.25%;出口亞麻織物1.61億米,同比增長34.99%;出口麻類服裝服飾(含麻30%以上)約16.43億件,同比增長9.67%;出口單價5.82美元/件,同比增長2.87%。
「我國麻紡行業相對棉紡、化纖行業來說是個小行業,但它是一個典型的『兩頭在外』(原料在外、市場在外)的行業。」姚建春表示,中國是亞麻生產、出口大國,又是亞麻原料進口大國,世界85%以上的亞麻原料被中國企業消耗,而亞麻紗線和織物的90%左右都是出口。
主營紗線的浙江明瑞亞麻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婷婷指出,法國諾曼第是世界亞麻的第一產地,而國內亞麻種植產業化程度不高,雖然新疆、黑龍江也產亞麻,但量比較少。「同時,國內外漚麻工藝的差距,也讓更多的外貿商指定要法國產的亞麻。」
原料漲價將直接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但成品的價格上漲則難以同步,往往滯後並低於原料上漲的速度和幅度。近幾年,資本之手伸向原料領域所引發的原材料價格上下巨幅波動,已使企業備感恐慌甚至無所適從
更多亞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亞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