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債務危機消費能力減弱,
亞麻業已經顯現出向印度、巴基斯坦等東南亞國家轉移的趨勢,但這些國家需求普遍不高,亞麻行業進入了低谷。
一直以來,我國
亞麻紡織產品以出口為主,近80%的市場在國外。黑龍江亞麻種植面積減少,亞麻紡織企業大都以進口原料為主開展生產。這種「兩頭在外」的現象,已經形成了多少年,無疑影響了亞麻行業的發展。 「兩頭在外」過分依賴原料進口和產品出口,無疑使亞麻紡織企業發展的路子越走越窄。
看國內市場。普及度不高,且價格高昂,國人不願意消費,數據表明,
亞麻紗的價格是棉紗的4倍,一件亞麻西服在歐洲的售價可達萬元。國人對亞麻認識不足,亞麻產品難賣,企業只能低價銷售,越便宜形象越難高檔,導致惡性循環。為了迎合人們貪圖便宜的心理,有些亞麻企業偷工減料,有的銷售的完全是假冒偽劣產品。
亞麻業十餘年間的輝煌現在跌入谷底讓人唏噓不已,振興亞麻是亞麻企業的共同心愿。亞麻行業何去何從,政府應該如何扶持,有關部門如何監管,尤其是亞麻紡織企業如何自律,是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要知道,銷售假冒偽劣產品,雖然企業一時得利,可毀的不光是企業自己的形象,還拉低了亞麻紡織品的形象,影響的是整個行業。國內推廣亞麻產品,保證質量一定是前提,普及亞麻產品的知識,維持亞麻產品的高檔品牌形象也都很重要。
更多亞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亞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