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近十年亞洲,尤具是中國大陸製鞋業發展迅猛,對歐美一些中小型及一些生產低價位鞋子的廠商造成了巨大的衝擊,不過對義大利大部分生產中高檔鞋的廠商來講則影響不大。因為他們的競爭不是在同一個定位上。義大利中高檔鞋子的出廠價在100-300歐元為主,而中國出口的鞋子普遍在20歐元以下,價值差異在8-15倍,價值有如此巨大的差異表現出來在市場銷售對象上也有所不同,亞洲中低價位的產品主要以大眾化產品(潮流性產品)滿足廣大的消費群體。這一群人講求的要麼就是潮流、花俏、個性,要麼就是實惠、耐穿、經濟。而義大利中高價位的產品主要針對歐美、中東及日韓等經濟已開發國家及地區高收入人士,這些人講求時尚、品位、質感,對品牌所帶出的感覺有強烈的認同,所以消費價格對這一群人而言不會造成很大障礙。就像一個L.V手袋賣1000歐元與1200歐元對比,銷量並不會有多大影響,這群消費者不在乎價格而在乎感覺,所以義大利的製鞋業針對全球的中高消費市場,利用先進的製造技術與變化無窮的時尚創意造就了獨特的競爭力。
今年義大利製鞋業復甦,面對來自亞洲製鞋業的衝擊,究竟義大利製鞋業的競爭力何在?
今年的義大利製鞋業已經從過去幾年的衰退中恢復過來,不僅在產量和價值上保持了比過去更高的水平,整體來講義大利鞋業出口單價比過去增長幅度較大。在世界製鞋業新一輪產業轉移的過程中,義大利這個製鞋王國的地位究竟能否保住?而義大利製鞋業又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其競爭力呢?我們走訪了多位相關人士,他們逐一給我們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針對這一個定位,其實這是一個數量不算很大的市場,要求的是個性與差異化,而這恰是義大利製鞋業的優勢。義大利製鞋業絕大部分是中小型企業,人數在30-100人為主,可以達到非常高的靈活性,無論是訂單的數量及特殊的製作要求均可以滿足客戶的需要,相反在亞洲大部分外銷型企業相對規模比較大,在滿足顧客的靈活性上會比較薄弱。
反應速度:中小型企業另外的一個特點就是反應速度快,其實早幾年義大利製鞋業的衰退與其說是受到亞洲低價位產品的衝擊,不如說是同在歐美地區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因為過去幾年正是全世界製鞋業一個大轉型,在義大利本土有許多成立多年的企業儘管品質非常好,但在滿足客戶新的需求能力上卻有所不足。多年來都生產類似的東西而缺少創新意識,逐漸失去消費者而被市場淘汰(不適應網絡經濟時代的快速轉變缺乏競爭力而被淘汰),而現今留存下來的製鞋業巳具備相當的競爭力,通過高速的反應速度不斷地推出新產品,以適應市場的需求而贏得更廣泛的市場。
技術領先:義大利製鞋業工人的薪水是亞洲地區的5-10倍,他們的產品售價也是同等的比例,所以他們不會感覺到巨大壓力,同時他們非常注重技術的進步,不斷地與鞋機業進行溝通,由鞋機業提供更多高效率的產品來提升生產力,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像我們的Rink系統(小組式生產方式)、JIT系統(精益生產方式)在義大利非常普及,以去年SIMAC義大利博羅尼亞國際鞋機展為例,高科技數控化的機器占據了展出面積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產品幾乎涉及到製革、製鞋、制楦、中底、大底製造、模具、鞋跟、裝飾、五金配件等相關方面,對於相同生產時間內的生產效率有巨大的提升,如在電腦切割中底部分:義大利一台雙刀頭電腦皮革切割機12小時產量可以切割1000雙左右女鞋,效率是手工裁剪的5-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