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劣質是不可能的
近日光纖光纜企業公布了其2011年度運營商光纖光纜集采中標的情況。領頭企業均處於了滿產的狀態。而整個光纖光纜市場價格也走出了低谷,價格趨向穩定。但是,有媒體報導,當前網絡運營用的光纖設備中90%的都是劣質再生材料,給網絡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無論哪個行業似乎都存在假冒偽劣產品。光纖光纜市場也不例外。「但是光纖設備中90%都是劣質再生材料是不可能的。」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電纜分會通信光電纜專家慕成斌表示。
「中國光纖質量標準和國際標準是一致的,我國有80%-90%的光纖產量來自於頂尖的幾個光纖企業,而這些企業都是大型正規企業,為長久發展和信譽考慮,不可能存在使用劣質材料的現象。」慕成斌表示。
中國電信負責人表示,光纜已經是非常成熟的產品,質量標準也是明確的,再加上嚴格的測試標準,在全國來看,我國的光纖光纜質量是可以保證的。
據了解,運營商在進行光纖產品集中採購中,招標書都明確規定了投標條件和要求,中標廠商的產品將會被抽樣送到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但是,整個光纖光纜市場沒有假冒偽劣產品也是不能保證的。」慕成斌又表示道。「因為,總存在一些不納入體制的小廠商,他們為了提高利潤採取一些劣質材料也是存在的。」
運營商過分壓價導致廠商投機取巧
為什麼這種現象會存在?「運營商壓價太低,廠商根本無利可圖,只能去壓低成本。」慕成斌表示。「我們協會早就公布了光纖光纜的成本價格,但是,運營商在進行集采招標的時候,還是將價格壓到成本價格以下,這對廠商來說壓力非常大。」
據烽火通信董事長童國華提供的信息顯示:我國過去每芯公里光纖的價格為1800元,現在只有70多元,價格下降了10多倍,每年光纖光纜的價格按20%的速度下降。毛利率只有幾個點。
「光纖在質量上沒有多大問題,不過,一些廠商在光纜上會投機取巧一些。會在光纜的次要材料中做些手腳。」相關專家表示。
所以,在第五屆中國光電纜企業家峰會上,慕成斌特意強調,產品的價格要合理。不能低於成本銷售,也不希望運營商低於企業產品成本進行採購。穆成斌呼籲運營商要給光纖光纜廠商一定的利潤空間,合理定價。
隨著運營商寬帶戰略的加快部署以及三網融合、物聯網、雲計算等概念的落地,光纖光纜作為寬帶建設的基礎,迎來了一片繁榮的景象。而近日運營商光纖光纜招標情況的公布,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光纖光纜的質量成為了業界關注的焦點。
更多光纖光纜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光纖光纜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