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監測的68種化工品中,11月份價格上漲產品有10個,占監測品種的14.7%,與10月份相比,上漲產品個數增加1個,下跌品種個數減少一個。分析人士認為,國內化工市場微現反彈跡象,上漲動力多來自於廠家的限產保價,下游需求支撐仍不足。12月下旬,多數化工產品都將進入年前備貨期,屆時化工市場預計將迎來年前最後一次牛市。
限產保價屢試不爽
廠家限產保價是影響11月份化工市場走向的一個重要因素。分析師張明表示,電石、粗苯、溴素、氟化鋁等產品取得價格上漲的市場表現,主要是得益於裝置開工率處於低位;而R22更是在廠家的聯合炒作下登上11月份漲幅榜首位。
不過,終端需求低迷依舊制約絕大多數化工產品走勢。環氧乙烷、硫酸、液氯、丙酮均因下游消極採購,加上低價進口貨源衝擊,而呈現出弱勢下滑的走勢。氟化鋁11月份出現小幅上漲,則是受到國際市場的拉動。
數據顯示,漲幅榜前5名是:R22,月度漲幅9.54%;電石,月度漲幅5.34%;粗苯,月度漲幅2.79%;溴素,月度漲幅2.60%;氟化鋁,月度漲幅1.41%。
價格持穩的產品有6個,占監測品種的8.8%。下跌產品有52個,占監測品種的76.5%,跌幅榜前5名是:環氧乙烷,月度跌幅20%;硫酸,月度跌幅15.2%;環氧丙烷,月度跌幅14.97%;液氯,月度跌幅12.12%;丙酮,月度跌幅11.77%。
電石行情出現復甦
11月,電石價格止跌反彈。數據顯示,11月初,國內電石主流出廠報價3237元/噸,月末價格上升至3410元/噸,漲幅5.34%。分析師於鑫認為,電石行情正在復甦,未來仍以緩步上調為主。
電石價格在11月份出現上漲原因主要有三:首先,前期電石大跌,使不少廠家出現虧損,停產減產現象相繼出現,電石產量相應減少;其次,電石大跌之後,PVC成本壓力降低,下游接貨意願增強;第三,PVC前期集中檢修結束後,開工率穩步提升,對電石需求量逐漸增大。
此外,11月30日,發改委宣布上調銷售電價和上網電價,導致電石的生產成本提升。據分析,本次銷售電價上調3分/度將推動PVC成本上漲174元/噸(其中電石成本上漲102元/噸),具有自備電廠的企業迎來利好,相關公司包括英立特、三友化工、內蒙君正、中泰化學、天原集團等。其中,英力特自備熱電機組為30萬千瓦,電石產能55萬噸,是氯鹼行業唯一的一家電石和電力自給能力均達到100%的企業。
更多化工產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化工產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