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新能源併網發電發展前景趨勢

新能源併網發電發展前景趨勢

2012-01-01 10:13:13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雖有《可再生能源法》,但中國的配套政策和國外比起來還有很大差距。例如光伏上網電價,此前遲遲沒有落實,2009年國家能源局就已準備提出1.15元/千瓦時的電價,一直到2011年8月,才公布了這個定價政策,遺憾的是,截止期限是到12月31日。政策不能只用半年,這個政策批准後要去建電站,做前期工作,總歸需要一定的時間,半年能幹什麼呢?現在造成的結果是一哄而上,不管適合不適合都要建,違背很多建設程序。

    除了電價政策以外,還有上網和金融信貸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國內亟待完善。德國對於不同地區、不同條件的電價政策,分得很細。中國的資源情況差別也很大,要對不同的資源情況、不同地區給予不同的電價補貼。德國在初始這幾年給的補貼很高,過幾年逐漸減少,風電會考慮陸上回收周期短,海上回收周期長,這是很符合客觀規律的。我們做規劃也不能靠拍腦袋想當然,或者靠現在有多少錢來決定。

    現有的一些政策只會有利於「國進民退」,國有大企業依靠其地位圈地,把價格壓得很低、因為它們擁有很大的裝機容量,可再生能源部分就算虧錢也沒關係。

    大規模電網、大容量機組,與可再生能源的規律不一樣,不可能都去建「陸上三峽」

    《中國可再生資源法》執行五年來,光伏和風機產業興起,「十一五」規劃對能源可持續發展提出要求,國內的可再生能源產業快速發展。

    目前中國風電的裝機容量世界第一,超過4000萬千瓦。光熱產量多年來保持世界第一,替代了2000萬噸標準煤。太陽能光伏電池從2007年開始也連續四年世界第一,去年產量占全球的45%。

    整個產業的實質競爭力也得到了提升。風電產業形成了比較完整配套的產業鏈。過去太陽能行業說是「兩頭在外」——原材料在外,市場在外,其實不光兩頭在外,是三頭在外,關鍵設備、原輔材料也都在外。現在國內基本掌握了改良西門子法的多晶矽生產技術,同時研發新生產工藝。多晶矽材料是影響成本的一個主要原材料,它的大幅度國產化、規模化,也使得太陽能電池的成本下降成為可能。此外,一部分國產化的設備和配套材料也在陸續實現國產化。

    在投資機制方面,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產業已經形成了一個資本投入的市場。

    但新能源併網發電產業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在政府制定的發展戰略以及對行業的指導上。雖然政府已經提出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綜合減碳的目標要提高到15%,但這其中還包含核能。在發展目標上,我們跟國外先進國家還有很大差距,很多國家已經把發展可再生能源並逐步替代傳統化石能源,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任務,而且都在加快這個進程。中國的能源需求還在大幅度增長,現在是年32億噸標準煤,到「十二五」規劃末期預計到40億噸標準煤,2020年可能要到45億噸標準煤。如果還繼續以煤炭作為主要能源,對國家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會帶來巨大壓力。如果還是認為以煤為主的能源局面不可能改變,這就會成為定勢。能源不應該再沿著老路、沿著不合理的結構去發展。只有通過清潔能源的發展,煤的清潔利用,以及限制總量。

    真正把發展可再生能源放在一個重要的戰略位置,需要拿出具體措施。

更多新能源併網發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新能源併網發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