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我縣以環首都綠色經濟圈建設為契機,以發展瓜菜標準園為著力點,採取重點扶持、科技推動、市場運作等方式,造規劃,建基地,創品牌,抓對接,強力推進綠色有機蔬菜基地建設。
造規劃,優化瓜菜產業布局。我縣在相繼完善《固安縣蔬菜產業發展規劃(2010—2015)》和《固安縣關於推進蔬菜產業建設的實施意見》、制定出台《固安縣蔬菜產業示範縣建設推進方案》和《固安縣2010年蔬菜產業專項資金使用實施細則》等政策性文件的基礎上,投資30餘萬元,聘請中國農業大學規劃研究所、北京綠維創景規劃設計院分別完成了固安縣綠色有機蔬菜基地總體規劃和固安縣農業休閒觀光基地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其中,綠色有機蔬菜基地總體規劃,綜合考慮該縣境內各地的區位、土質、種植習慣等因素,本著優化資源配置原則,將綠色有機蔬菜基地建設規劃為「兩帶」、「四區」、「多園」。「兩帶」,即沿京開、廊涿兩條公路的設施蔬菜產業帶;「四區」,即西北部綠色有機葉菜、東南部綠色有機蔬菜、西南部綠色有機果菜、東北部城市社區菜園四個生產區;「多園」,即40個蔬菜生產標準園。
建基地,擴大瓜菜產業規模。本著交通便利、有一定蔬菜種植基礎、村情穩定、班子堅強有力、農民種植積極性高的標準,我縣精心篩選出40個村街作為綠色有機蔬菜基地,爭取蔬菜產業示範縣建設專項資金和農業綜合開發專項資金共計3200萬元,重點扶持順齋生態蔬菜示範標準園和興蘆蔬菜示範標準園的建設。同時,我縣對蔬菜種植結構和種植規模進行了詳細的摸底匯總,並制定了詳細的推進計劃,編制了種植品種的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和田間生產記錄檔案手冊,發放到所有蔬菜種植戶手中。此外,他們引導各示範村對設施蔬菜生產進行了適當調整,使種植結構和品種更趨科學合理。目前,全縣瓜菜播種總面積達到45萬畝,其中設施瓜菜播種面積11萬畝。示範村新建棚室面積8500畝,改造升級舊棚室面積2000畝。標準園內路面硬化1.5萬米,新打灌溉用機井8眼,與蔬菜標準園配套用的地熱水井1眼,增上變壓器4台。
創品牌,提高產品的知名度。我縣在推廣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建立健全產品質量檢測體系的基礎上,加強瓜菜產品的「三品一標」認證工作。目前,全縣推廣應用滴灌500畝,膜下溝灌5000畝,防霧滴棚膜8萬畝,防蟲網配黃藍板4000畝,科學配方施肥6000畝,無土穴盤育苗1000畝;縣級農產品綜合質檢站正式運行,在10個示範村分別建立農產品質量監測點;全縣「三品一標」認證數量108個,2010年新認證數量85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40個,綠色蔬菜產品26個,有機蔬菜產品19個,認證數量位居全市前列。註冊蔬菜品牌8個,其中先期10個示範村註冊蔬菜品牌達到6個。重點培育了「普春」蔬菜品牌,利用順齋合作社與北京京客隆大型連鎖超市「農超對接」的有利條件,依託順齋生態蔬菜施法標準園種植的優新特菜,採取精細包裝在京客隆超市銷售,擴大「普春」蔬菜品牌的影響力。
搞對接,實現生產效益的最大化。我縣採取教育引導、鼓勵扶持、典型帶動和強化服務等多種措施,堅持一手抓發展,一手抓規劃,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提高生產的組織化程度。目前,全縣40個蔬菜示範村已註冊瓜菜專業合作社18家。為提高合作社社員專業技能水平,聘請中國農科院和市縣專家、技術員,對順齋、鮮來美、福民、富農、中內等合作社進行了技術培訓,培訓社員1500人次。依託瓜菜專業合作社,加強與大型超市、機關團體、餐飲企業的聯繫,搞好「農超」「農餐」「農校」的對接工作,減少銷售環節,提高產品銷售價格。目前,已經實現對接的合作社達到8家。各合作社與北京京客隆商業集團、物美、國防大學、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中央黨校、京日集體、北京呷哺呷哺餐飲集團、海底撈、面面、中信公司等多家超市、團體和餐飲企業簽訂了長期訂單生產協議,日進京瓜菜總量90多噸,涉及黃瓜、豆角、茄子、冬瓜、葉菜類等40多個品種。
更多有機蔬菜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有機蔬菜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