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產能釋放壓力的減弱,和旺季需求的推動,近期氨綸行業出現回暖跡象,3月中旬以來,氨綸企業集體調價,主流品種每噸漲約400-500元,上周個別廠家報價調漲1000-2000元/噸。相比去年一季度旺季不旺的現象,今年一季度盈利情況大幅改善,目前氨綸價格已站上成本線,實現扭虧為盈。
主流報價方面,現40D銷售範圍維持在44000-48000元/噸,部分高端在50000元/噸;20D銷售範圍在52000-62000元/噸內調整,主要成交意向在58000元/噸。江浙氨綸市場整體穩定,20D報價在62000-68000元/噸。
行業持續低迷 新增產能下降
氨綸作為曾經的貴族纖維,每噸價格曾超越10萬元,但由於產能擴張速度過快,加劇了平民化步伐。目前氨綸產能約50萬噸,近兩年新增產能投放很快,平均年增長15%左右,而實際需求僅約40萬噸,供過於求幅度近20%。受新增產能投放拖累,近三年氨綸價格持續下降,主流品種從高點每噸10萬元,跌至去年低谷的4.5萬元,幅度達55%。
但從去年下半年以來,行業的持續低迷,使得新增產能顯著減少,而下游需求穩步增長,使得氨綸經營形勢出現好轉,行業整體開工率較高,部分企業接近滿負荷。另外,據初步統計,未來2 年累計新增產能僅約5%,供需格局開始向好,有利於支撐氨綸景氣度進一步提升。
原料成本下降 替代需求上升
作為氨綸的最主要原材料PTMEG,約占氨綸成本50%左右。 2013 年PTMEG將迎來產能投放的高峰期,初步估算產能將翻番。業內預計,在產能快速釋放壓力下, PTMEG價格下行是大機率,有利於氨綸行業整體毛利率提升。
另外,棉花價格的相對高位,也使得氨綸的替代性需求上升。受國家收儲政策支撐,棉花價格自去年四季度以來,出現穩步回升,每噸漲幅逾1000 元。同時,自年初開始,美棉一直保持著強勁的上漲態勢,預計美棉將在投機基金多頭持倉以及新年度植棉面積減小預期的影響下延續高位,也對國內棉花市場構成支撐。
從氨綸與棉花的價差來看,近三年以來處於持續回落通道,最新價差已低於歷史均值,使得氨綸的替代性需求上升。
業內預計,上游原料純MDI廠商惜售,給氨綸帶來一定的成本支撐,下游織造業開工增加及訂單量緩增。需求提升和產業鏈走向樂觀預期心態的延續,使氨綸廠家仍有調漲心態。不過目前訂單利潤薄弱,短期內氨綸廠商重在消耗庫存,市場行情將以穩為主。
更多氨綸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氨綸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