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世紀以來,在紡織入世效應拉動下,氨綸的市場需求迅速增加,產能、產量雙雙快速增長,到2009年底,氨綸企業已發展到30多家,總產能接近34萬噸,占世界總產能比例已超過60%。
國內產能增長以干法紡絲為主,到2008年底,中國氨綸產能已經占到全球產能的60%左右,近兩年比例還在繼續提高。中國干法氨綸54.1%的產能集中在浙江,其次是江蘇、廣東和山東,分別占到17.1%、11.0%和7.7%。上述4省合計產能已占全國干法產能的近90%。同時,單個干法企業的生產規模快速擴大,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年產1萬噸以上企業數從2005年的5家增加到2009年的15家,年產2萬噸以上企業數從2005年的0家增加到2009年的4家。2009年單個企業(干法)的年產能達到1.12萬噸,比2005年提高了近1倍。
近幾年,我國氨綸行業技術進步明顯加快,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是日產10~12噸連續聚合高速紡絲干法氨綸國產化工程技術裝備開發成功,並大量推廣使用。與目前國內大多數干法氨綸工藝相比,紡絲速度提高60%~80%,溶劑消耗降低約2/3,綜合能耗降低約1/2,是我國干法氨綸生產技術和工程的重大突破,到2009年已有7條生產線投產運行,合計年產能2.5萬噸左右。
二是連續聚合比例有所提高,紡絲速度明顯提高。我國氨綸工業起步於日本東洋紡、日清紡工藝,在2005年以前,國內的連續聚合工藝主要是英威達、曉星等外資公司採用。以後,隨著連續聚合國產化技術裝備的突破,已有許多內資企業採用連續聚合工藝。到2009年,國內氨綸連續聚合產能已達到15.29萬噸,占到45%。
同時,氨綸紡絲速度也得到不斷提升。到2009年紡速大致計算提升在80~100m/min左右,綜合不同紡絲技術的基礎紡速不同,折算氨綸行業紡速的提升情況(按提升100m/min計算),近3年氨綸行業整體紡速的提升在15%~20%。
更多氨綸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氨綸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