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夫山泉有點「煩」,被指產品標準還不如自來水,依據來自其採用的浙江省《瓶裝飲用天然水》地標中,鎘、砷等上限寬鬆於國標GB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一倍以上。
而農夫山泉解釋稱,其產品質量高於國家現有任何飲用水標準,此事有「幕後推手」。
一時間,眾說紛紜,迷霧重重。據發現,農夫山泉採用的浙江地標是2005年發布的,與當時有效的舊版生活飲用水國標,以及瓶(桶)裝飲用水國標相比,砷、鎘等指標相同,菌落總數、鉛等指標比舊版生活飲用水國標還更嚴苛,而質疑者用於對比的新版飲用水國標則是2007年才開始實施的。
但是,這並不能成為企業一直依照地標執行的「擋箭牌」。中國專家認為,只有在沒有國標,或產品銷售地域性特別強等條件下,企業才可以採用地標,農夫山泉產品目前並不符合這種「例外」。
而且,浙江地標起草單位中,只有「農夫山泉」一家飲用水企業,也被質疑有「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之嫌。
「標準之爭」背後,折射出的更是我國飲用水標準中,「一個水『N』種標」亂象。
記者查詢發現,飲用水國標就有生活飲用水、飲用天然礦泉水、瓶(桶)裝飲用水、瓶(桶)裝飲用純淨水等四個;地標更是「山頭林立」,僅廣東就有天然淨水、天然山泉水兩個標準。
專家認為,標準紛繁蕪雜容易導致企業「適用混亂」,甚至避高就低。
更多水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水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