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最近兩個月有關碳納米管的科技創新有如雨後春筍般湧出。先是2月份浙大研究出世界最輕固體材料碳納米管纖維材料,而後是斯坦福的研究團隊發現碳納米管或將成為矽晶片的替代材料,上個月日本研究顯示近紅外線照射碳納米管可殺死癌細胞;如今,3D紋理太陽能電池計劃明年進入太空空間站進行實驗的消息,將更進一步助增碳納米管的市場需求。
碳納米管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潛在的應用價值。首先,其獨特的結構是一種理想的一維模型材料;巨大的長徑比使其有望用作堅韌的碳纖維,其強度為鋼的100倍,重量則只有鋼的1/6。
其次,它還有望用作分子導線,即納米半導體材料,催化劑載體以及分子吸收劑和近場發射材料等。再次,碳納米管的內部也可以填充金屬、氧化物等物質,這樣碳納米管可以作為模具,用金屬等物質灌滿碳納米管,再把碳層腐蝕掉,就可以製備出最細的納米尺度的導線,或者全新的一維材料,在未來的分子電子學器件或納米電子學器件中得到應用。此外,利用碳納米管的性質可以製作出很多性能優異的複合材料。
據了解,一種3D紋理太陽能電池明年將在國際空間站進行實驗測試,屆時國際空間站每天可出現16次「日出」,因此能夠充分接收太陽光線的照射。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這種3D太陽能電池板可能會掀起太陽能電池的新技術潮,預計太陽能電池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
更多碳納米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碳納米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