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國務院大力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大背景下,新三板市場的建設是未來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預計今年新三板累計掛牌量將超過500家,到2017年末,其累計掛牌量有望超過5000家,掛牌企業總市值約1.1萬億元。據大漢三通的保薦商廣發證券相關人員介紹,新三板未來的發展空間不可小看,廣發證券在考核和薪酬等各方面都對新三板業務積極扶持。目前上海16家新三板掛牌公司中,廣發證券就保薦了3家,分別是之前掛牌的宇昂科技、普華科技。
隨著市場發行機制的格局調整和監管力度的加強,投行去IPO化已經成定局,券商的投行業務必須面臨轉型,即從企業上市「尾端」,折回到為企業最初發展階段的服務,這樣有利於未來投行業務向縱深領域的拓展。
正因如此,雖然目前券商為新三板企業服務還談不上賺錢,有的甚至是虧本賺吆喝,但面對未來幾千家甚至上萬家的新三板掛牌企業,從企業涉足資本市場的培育、上市掛牌、融資、兼併重組、股權抵押等業務鏈上,還是可能衍生出源源不斷的投行業務。從國外高盛著名等投行發展的軌跡看,提早介入中小企業服務,勢必將給未來投行業務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
為此,眾多券商與各地科委、高新區、開發區等廣泛接觸,力圖提早搶灘,接觸初創企業,為其提供上市或非上市的投行服務。例如,廣發證券在上海張江園區的儲備項目就有近20家,公司在其它區域也抓緊項目前期熱身。
據悉,7月11日,由廣發證券、招商證券、廣東省產權交易集團、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等6家專業機構共同出資設立的廣東金融高新區股權交易中心在佛山南海成立,該交易中心將服務於廣東省國家級和省級高新技術服務區內的中小微型企業,前期開展股權交易,通過提供定向融資、股權質押等多種融資方式和有關金融產品,為企業和投資者提供專業化金融服務,最終希望形成國內重要的非上市公司融資平台和非上市證券交易平台。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政策措施。會議決定,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將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試點擴大至全國,鼓勵創新、創業型中小企業融資發展。廣發證券相關人士表示,如果今年年底前,新三板向全國企業開放,不再局限於全國目前四個高新區的企業,融資功能進一步得到體現。如果做市商制度能夠發揮積極作用,新三板市場就真正可成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分流IPO堰塞湖的重要出處之一,也真正可以起到培育和促進企業創新,孵化我國類似微軟、谷歌、蘋果等高科技企業的重要市場了。
更多新三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新三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