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盤風聲鶴唳,亞太市場哀鴻遍野,但A股市場上兩市股指雖然本周以來的走勢沒有出現上攻,但遭遇到了諸多利空消息之後,也並沒有呈現出現明顯下跌之勢,8月21日尾盤反而出現了急拉的現象。因此可以基本做出判斷:A股已經初步經受住外圍拖累,在沒有突發利空的條件下,獨立的抗跌行情或可延續。
今日美聯儲將發布議息會議紀要,同時8月滙豐中國製造業PMI初值也將公布。在A股日益陷入迷茫期的背景下,今日此兩項因素分外「敏感」,或成為引領A 股短期走勢的指路明燈。一方面,一旦美聯儲釋放9月QE逐步退出的預期,則全球風險偏好情緒必然下降,國內也難逃國際資金回撤美國的影響,而如果該預期未被證實,將有助於A股乃至整個亞太股市短期企穩。另一方面,倘若滙豐數據能夠再次驗證國內經濟企穩回升,則A股有望繼續「抗跌」下去乃至反彈上來。
從技術面來看,A股變盤時間窗也在逐漸到來。昨日大盤運行的最大特點就是明顯的縮量,而縮量陰星往往又是A股的一個變盤標誌。其一,地量的出現是做空動能減弱的表現;其二,20日線一帶對股指形成有力的支撐;其三,權重股從其短線指標KDJ超賣來看,下行空間不大,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反彈;其四,光大證券的「烏龍指」已經過去三天,公司股價本身也出現走穩跡象,整體上權重股的反彈動能在增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期指近日來連續加倉,也從一方面說明短線的走勢有望震盪向上,時間節點或許就會在周四或周五發生,而今日股指藉助滙豐數據實現華麗轉身的機率無疑更大。
雖然今日整體看多,但在存量資金有限下,當前寄望大盤迅猛上攻也不大現實。以創業板為首的小盤股在高位徘徊不前後,最近已經開始出現分化走勢,因此優質小盤股仍應成為投資者後市主攻的對象。那些有實質性業績增長支撐、有國家政策利好題材、具備新型網絡電子消費股的小盤股,殺跌下來也是抄底的良機。此外,低價的補漲類個股中,也定有大把的金粒待投資者細細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