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華調研網了解在衛星導航產業競爭中,國產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下稱「北斗系統」)再獲助力。
10月9日,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下稱《規劃》)。《規劃》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其所設立的目標是,到2020年,中國衛星導航產業創新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及其兼容產品在大眾消費市場逐步推廣普及。對國內衛星導航應用市場的貢獻率達到60%,重要應用領域達到80%以上,在全球市場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規劃》敲定了6個方面的重點發展方向和主要任務:完善導航基礎設施、突破核心關鍵技術、推行應用時頻保障、促進行業創新應用、擴大大眾應用規模、推進海外市場開拓。
曾參與《規劃》討論的國家遙感中心顧問邵立勤昨日總結稱,《規劃》所強調的諸多問題,其實就是兩個方面:一是北斗導航系統本身技術標準的提高,增強產業應用的基礎;二是促進市場規模的形成,提高系統的存在價值和生存能力。
北斗系統之外,全球另外三大導航系統分別是應用廣泛的美國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即全球定位系統),以及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和歐洲的伽利略系統。去年12月,北斗系統亞太大部分地區正式提供區域服務,這也被視作其與 GPS間的市場化應用「戰幕」初步拉開。
更多衛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衛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