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報告大廳記者了解: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2日在人民大會堂出席世界審計組織第21屆大會開幕式並致辭。
李克強說,2013年前幾個月,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央財政增收困難。在此情況下,中國政府創新宏觀調控方式,保持定力、站穩腳跟,堅持不擴大赤 字,不放鬆也不收緊銀根;同時,防微慮遠、求進有為,深處著力推改革,精準發力調結構,主要依靠激發市場活力和內生動力促進經濟增長。這些措施已取得明顯 效果,目前中國經濟走勢穩中向好,市場預期穩定向上。我們有能力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實現財政穩定和可持續運行。
李克強指出,在中國,審計在促進財政可持續、改善國家治理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審計機關加強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領導幹部經濟責任的審計監督, 對重大經濟社會政策措施執行情況進行跟蹤審計,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並根據審計揭示的問題,採取了加強管理、防控風險的措施。政府性債務總體處於安 全可控範圍。他結合中國情況,就審計提出三點主張:
第一,當好財政可持續的「衛士」。新形勢下,財政必須「轉型、提質、增效」,使財政收支與經濟發展相匹配,把財政赤字和債務規模控制在合理範圍。審計要 發揮對財政的監督作用,及時發現風險隱患,督促進行整改,推動財政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提高效率、惠及民生、防範風險,從而實現可持續運行。
第二,當好防治腐敗的「哨兵」。審計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具有預防和抵禦各種「病害」的功能,要發揮其獨特的專業化優勢,嚴格監督公共資金合法合規 使用,不為利益所動、不為權勢所怯,毫不留情地依法揭露、打擊腐敗,成為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權力運行的「緊箍咒」、公共資金的守護者。
第三,當好國際合作的「使者」。各國審計機關應在依法獨立審計、完善審計法規、改進審計技術和防範全球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等方面,加強多、雙邊交流合作,共同推動制定和完善國際金融監管規則、國際會計和審計準則,促進全球金融和經濟穩定。
更多債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債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