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價格改革一直是改革的重要領域之一,《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將繼續推進資源、能源價格改革。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是三中全會的一個亮點,資源價格改革是一個優先關注領域並將在未來繼續改革。
業內人士表示,《決定》提出,將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實際上是有收有放。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政府不進行不當干預。推進水、石油、天然氣、電力、交通、電信等領域價格改革,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政府定價範圍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
業內專家表示,三中全會公報公布後,深化生產要素價格改革的方向更趨明朗,資源價格改革有望提速。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在能源領域,將政府定價範圍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是擺正政府參與能源市場的位置,將有益於能源價格進一步改革。
其實,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一直在推動,去年發改委推動階梯電價在全國推行。今年初,電煤並軌,煤炭價格實現完全市場化。緊接著,成品油價格機制調整,調價周期縮短,更加緊跟國際油價,成品油價格也更趨市場化。同時,天然氣價格形成也更趨市場化。
中國石油大學中國油氣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表示,通過能源價格市場化改革,完善能源價格形成機制,適度提高能源價格,可能緩解當前經濟、能源、環境三者失衡的矛盾
更多資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資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