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液體奶也被查出三聚氰胺之後,人人談奶色變,街頭巷尾豆漿攤點開始「跑火」。不少人乾脆買來豆漿機,自己在家動手製作。不過自製豆漿也要注意不少事項,記者近日採訪了南昌市東湖區疾控中心的專家,讓他來教大家如何安全自製豆漿。
專家指出:不當浸泡和煮製不利健康
浸豆時間有講究
做豆漿前,要將壞豆、蟲咬豆挑出來,將豆子清洗乾淨後充分浸泡。豆子的浸泡時間一般在6~16個小時,夏季在6~10個小時之間比較合適。豆子浸泡時間短,出漿率不高;浸泡時間過長,豆子會變餿。豆漿第一次煮沸觸碰防溢電極時的最佳溫度為98℃。若低於98℃,則可能煮不熟,熬煮不出好豆漿的那種黏度和濃香味。
煮沸時間要合適
要想做出優質豆漿,必須在豆漿第一次煮沸達到98℃的基礎上再延煮4~5分鐘。很多人在加熱時看到泡沫上涌就誤以為已經煮沸,其實這是豆漿的有機物質受熱膨脹形成氣泡造成的上冒現象,並非沸騰,是沒有熟的。
此外,水量與豆量比例要合適:當水量一定時,應保持一個合理的豆量。豆量少,達不到一定的濃度;豆量太多,就會影響粉碎程度,未被粉碎的部分就浪費了,而且並不能增加濃度。
豆漿最好喝純的
有人喜歡在豆漿中打雞蛋,認為這樣更有營養,但專家認為這種方法是不科學的,這是因為,雞蛋中的黏液性蛋白易和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產生一種不能被人體吸收的物質,大大降低了人體對營養的吸收。也有人認為豆漿中加紅糖喝起來味道甜香,但其實紅糖里的有機酸和豆漿中的蛋白質結合後,可產生變性沉澱物,大大破壞了營養成分。所以,專家提醒讀者:豆漿最好還是喝純的,不宜超量飲用,也不要空腹喝,早餐時如能搭配一些粗糧點心更有利健康。
更多豆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豆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