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9月24日訊 精製技術落後於行業發展步伐,已成為制約焦化企業粗苯深加工的關鍵因素。受現有技術限制,由焦化粗苯製得的精製苯在純度、抗氧化性等指標上,與苯胺等下遊客戶的需求還有一定差距。為此,專家建議焦化粗苯精製企業應加強對分離色酚的研究,提高精餾能力,採用更為環保的生產技術;同時加大對新型設備的研發力度,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目前國內焦化粗苯精製主要採取兩條路線。一種是粗苯加氫技術,採用加氫還原工藝,即所謂的加氫苯。其產品質量可與石油苯相比,技術指標基本能達到石油級水平,是自去年以來上馬新建、擴建最多的化工項目,國內具有代表性的生產企業有上海寶鋼、石家莊焦化廠等。今年5月在山西太化寶源開工的全國最大單套12萬噸苯加氫裝置,使我國苯精製又前進了一步。但此類技術存在投資太,建設周期長,資源受限(如氫氣來源問題)等弊端。
來自中國煉焦協會的數據顯示,隨著鋼鐵產量的快速增長,我國焦化粗苯產能已突破400萬噸/年大關,占世界總產能50%。我國焦化粗苯在粗苯總產量(包括石油粗苯和焦化粗苯)中所占比例,已經由2006年的15%迅速上升至目前的30%左右;與此同時,焦化粗苯精製行業已形成了資源豐富、粗苯精製污染小、成本低(相比石油苯加工而言)、下游應用廣泛等優勢。目前國內已建成投產的焦化粗苯加氫或單獨精製裝置生產的加氫苯和精製苯,已在各產品系列得到驗證,並替代了部分石油苯。
另一種焦化粗苯精製技術是投資相對較少、見效快、節能環保的萃取法苯加工精製工藝,即所謂的精製苯。這種工藝局限性小,建設周期短,資源易取。萃取精餾不必採用化學方法,在獲得合格苯的同時,還可提取高純度的噻吩。該工藝是一個可實現資源優化利用,並能將環境污染降到最低的良好途徑。
更多焦化粗苯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焦化粗苯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