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新浪微博與支付寶的戰略合作,情理之中。合作的一方是社交平台,流量巨大的移動入口,打造商業化交易閉環,必須有良好的支付基礎,另一方是支付底層,是水電煤,需要更多的入口對接,覆蓋更多的支付場景。
2013年4月29日,阿里集團入股新浪微博的消息宣布,三個月後,微博與淘寶帳號體系互通,不到一年的時間,支付寶與微博的合作亦最終浮出水面,與大眾的期待相比,有點姍姍來遲的感覺,其實兩家公司在協同搶跑——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確實太快。
移動社交平台,微博、微信兩強爭霸,一個5億用戶,一個7億用戶,都是高頻應用,都在商業化探索。
微博開放,更有淘寶、天貓百萬級商家,微信封閉,資源都傾向於易迅這樣的騰訊系企業;至於支付領域,支付寶手機錢包用戶超過一億,掛名微信支付的財付通微信版,不足3000萬,無論是對接銀行,抑或是商家,微信支付都不足。不過,微信強在它的用戶關係綁定更為緊密,使用頻率更高。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微博與微信各有優勢,亦有不足。商業化交易閉環,兩家都在搶跑,但公司的競爭,從來沒有所謂的「巔峰對決」與「決戰」,只有日拱一卒的楚漢交鋒,步步為營的圍棋對弈。
這次與支付寶的合作,首先是帳戶互通,全面打通微博與支付寶帳號,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在二維碼上實現互通。微博與支付寶帳號互通,是用戶共享的兄弟連,而二維碼互通則是面向未來移動支付的戰略結盟,最大社交平台與最大第三方支付的守望相助。
欲了解更多網際網路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08-2012年中國門戶網站行業併購重組決策分析報告》。
新浪高級副總裁、微博事業部總經理王高飛說,新浪微博早已成為數億用戶的網絡通行證,支付寶則是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支付工具,占據第三方支付市場份額的半壁江山,雙方擁有最海量的用戶規模以及最豐富的使用場景,通過此次合作,雙方將進一步強化微博「瀏覽—興趣—下單—支付—分享」的社會化營銷閉環優勢。這願景,聽起來很美,也值得期待。
新浪期待社會化營銷的閉環,支付寶則渴望全網覆蓋的支付人群。線下,移動支付是這次合作戰略重點。
微博商業化,步步為營,日拱一卒。
支付寶之前,新浪微博曾經推出過支付工具「微博錢包」,採用新浪自有的「新付通」支付牌照,通過微博錢包,微博用戶可以繳納各種費用、手機充值、銀行轉帳、信用卡還款以及電子帳單管理、電子優惠券管理等功能。
此後,阿里亦與新浪微博合作推出了「微博淘寶版」,新浪微博會自動將淘寶商品的連結解析成帶 Card 的展現形式,同時呈現在 PC 端和手機端。此次推出的「微博支付」是在「微博淘寶版」基礎上,進一步打通支付功能。當然,「微博支付」將不僅限於淘寶商品,也會向其他企業微博,甚至第三方產品開放,更重要的是,新浪微博與支付寶,都在覬覦移動支付。
2013年,騰訊公司財付通推出再戰出征,依靠微信平台,掛名「微信支付」,試圖進軍移動電商,侵蝕阿里的核心業務。在微信7億用戶以及高頻應用憧憬下,微信支付挑戰支付寶有很大難度,也不是不可能。
財付通攻勢洶湧而來,守土有責的阿里集團推出社交產品來往,與騰訊公司錯位競爭。支付寶亦不斷強化「支付寶錢包」的功能,以支付為核心切入O2O領域,打通線上和線下商鋪。不過,來往與微信尚有差距,來往獨木難支,阿里缺乏像微信那樣能夠承載移動電商或者其他業務的移動社交產品。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來往之外,新浪微博是阿里的不二之選。
更多新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新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