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農村大學生就業面臨「三大難」

農村大學生就業面臨「三大難」

2014-01-01 14:27:45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報告網近日發布的2014年中國社會趨勢分析預測指出,中國農村家庭普通本科畢業生就業最困難,失業率高達30.5%。近日,北京、山東、福建、寧夏、湖南部分高校數十位農村大學生髮現,身份限制、隱形歧視以及求職成本高是農村大學生求職普遍面臨的「三大難」。

  身份限制:「先天劣勢」制約「後發追趕」

  家鄉在福建漳州農村的林剛是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專業碩士研究生。他告訴報告網,父母在鄉下老家做小吃生意,要供著自己和妹妹兩個孩子上大學。

  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林剛一出學校門就四處找工作。他先後到過北京、廣州、深圳等城市,但一直沒能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最後又回到了福建,目前在福州一家國企實習。林剛說:「對很多農村大學生來說,畢業後就無法再向父母要錢了,必須馬上去工作。」

  用人單位的城鄉偏見是農村大學生揮之不去的陰影。來自於山東菏澤農村的小李,是山東大學中文專業研究生。小李說,她曾應聘一所重點中學教師崗位,順利通過初篩,筆試成績也不錯,但面試時被刷下來。她通過學長打聽,原來是招聘方覺得農村孩子綜合素質不如城市孩子,就被一個成績差不多的城裡孩子取代。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一些農村大學生普遍認為沒有關係很難找工作。小吳來自湖南炎陵縣山區,在湖南工學院念大專,學的是工程造價專業。與記者交流時,他一直寡言少語,顯得鬱鬱寡歡。「父母是農民,沒人脈,找工作很難。」他對記者說,「班裡已經敲定工作的同學大多動用了家裡的關係網。我只能靠自己去瞎闖了。」

  中國社科院藍皮書分析指出,家庭的城鄉背景對畢業生的就業機會有明顯影響。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生就業率的城鄉差異最大,城市家庭出身的畢業生的就業率(87.7%)與農村家庭出身的畢業生就業率(69.5%)相差18.2個百分點,城市家庭出身的普通本科畢業生月薪(3505元)比農村家庭出身的畢業生(2851元)高出了654元。

  隱形歧視:「明文規定」遭遇「暗設門檻」

  報告網業內分析師表示,雖然相關法律法規明文規定不能針對求職者設置性別、戶籍、院校等限制條件,但用人單位在招聘過程中往往「靈活變通」,甚至「暗設門檻」。對農村大學生來說,交通、住宿、服務、就業培訓等方面的花銷往往成為他們求職路上一道「坎兒」,對他們抓住就業機會、獲得上升通道,帶來一定限制和負面效應。

  「民營企業很少對學校提出硬指標,但不少國企、事業單位和政府機構基本上都有相應的硬性門檻或者隱形門檻。」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師劉曉程博士告訴報告網,農村大學生主要集中在普通高校。儘管教育部規定「凡是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舉辦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活動,嚴禁發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樣的招聘信息」,但由於約束力和約束範圍有限,很多用人單位還是以此作為選人標準之一。

  求職職成本本:「貧寒學子」不堪「花銷之重」

  在福建師範大學的海報欄里,橫七豎八地張貼著一些招聘廣告、公務員考試培訓廣告。在這裡,記者遇到了該校管理學院應屆畢業生小張,他正在記錄招聘會信息。

  「老家在河南農村,但我找工作主要想在福建找,一是對當地熟悉,另外呢,不怕你笑話,還可以少花點路費。」小張說,「我每月生活費才500塊錢左右,為了節省路費和住宿費,我拒絕了湖南一家出版社的最終面試。這份工作機會還是蠻好的,但我覺得成本太高,過於『奢侈』了。」

  還有農村大學生反映,用人單位當日通知次日就面試的「高效率」也讓求職過程苦不堪言。「前幾天,河北一家都市報打電話讓我第二天去領准考證,參加筆試,我當時正好在家,就希望能寬限幾天,但人家很堅決。」付亞明說,他家在山西省長治市太行山區,即使當天出發也不能在要求時間到達,最後只能放棄這家單位的筆試機會。

更多農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農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農村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