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化工報告大廳了解:聚丙烯期貨上市超過一周,走勢震盪偏弱。綜合石化生產企業市場策略、未來產能投產情況、現貨市場未來需求情況看,PP的弱勢趨勢或將延續。
進入3月,石化生產企業銷售政策發生較大變化,國內主要石化廠家由前期調高出廠報價到最近持續下調出廠價格。自2月下旬至3月初以來,石化生產企業在自身庫存壓力短暫緩解的背景下,普遍上調出廠報價,全國各大生產企業PP均聚粒料普遍上調了200元/噸左右。然而石化廠家的逆勢拉漲未能帶動市場補庫需求,石化廠家庫存近期再次上漲。在高庫存的壓力下,3月5日開始中石化各銷售分公司、中油華東、中油華南PP拉絲品下調100-200元/噸,隨後中油華北、西南、華東價格下調100-150元/噸。石化生產企業在短暫上調價格後再次下調價格對市場造成非常大壓力,未來如果石化廠家在市場需求不振、庫存高企的情況下上調價格,聚丙烯需求終端仍將繼續保持觀望態度,因為生產企業上調價格的持續性受到質疑。
前期石化生產企業調高報價,雖然廠家庫存略有下降,但是下游需求方普遍較為抵制,市場成交一直較為清淡,廠家庫存下降更多是因為石化生產企業將庫存轉移到下游貿易渠道。然而在終端需求不暢的情況下,貿易商終究無法挺住龐大的庫存壓力,只能降低報價以消化庫存為主。後市不排除石化廠家為阻止價格進一步下滑而採取各類限產措施,但是這無法改變聚丙烯價格下滑的趨勢。因為目前市場價格下滑的核心因素在於庫存高企、需求不振。如果石化企業限產,保持目前的出廠價格,貿易渠道因與石化生產企業有固定的採購合同,只能被動進貨,但是現階段下游需求並不樂觀,造成市場整體庫存持續偏高,面對持續走高的庫存,貿易商必定大量拋售到期貨市場以規避市場價格下跌的風險,從而造成期貨價格震盪下跌。
從歷史情況看,2013年初的市場狀況與目前非常類似,2012年底聚丙烯價格一路走高,庫存不斷積累。但到2013年初市場價格開始疲軟,由此展開了近7個月的去庫存時期,華東市場最低跌至10200元/噸。現階段同樣是由於價格持續上漲,下游需求對高價抵制,造成庫存高企,市場不得不迎來去庫存周期,隨著價格的下降,越來越接近下游需求方的心理價位,終端需求採購增加最終去庫存周期結束。因此,在目前庫存高位的情況下,市場價格仍將維持下跌趨勢。
從2014年的新增產能及宏觀需求情況來看,聚丙烯價格將面臨比2013年更大的壓力。2014年新增產能將可能達到600萬噸,大大超過2013年的135萬噸新增產能。這也是目前PP1409合約持大幅貼水且續偏弱的重要原因。與龐大的產能相對應的是需求端的持續疲軟。考慮到PP下游需求的廣泛性,PMI(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能很好地反映聚丙烯未來的需求。從2014年2月的數據來看,後市需求不容樂觀。統計局公布的2月PMI訂單指數為50.5,是自2012年10月以來的第二低點,PMI庫存指數為47.4,同樣是2012年10月以來的次低點。此前公布的滙豐PMI指數同樣表現出類似的結果。由此可見未來市場需求並不樂觀。在需求疲軟、庫存偏高的情況下,聚丙烯價格只能弱勢運行。
更多聚丙烯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聚丙烯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