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投資奶源利潤空間大 電商巨頭馬雲投資奶業

投資奶源利潤空間大 電商巨頭馬雲投資奶業

2014-01-01 15:48:25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今年到處投資的馬雲,其觸覺早已伸出了網際網路,除了染指影視娛樂業,投資足球,近日更有消息稱,馬雲還瞄上了奶牛生意。

  據透露,由馬雲聯合發起的雲鋒基金及中信產業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投資者」)將參與投資伊利子公司畜牧公司,投資者將以合計不少於20億元獲得該畜牧公司60%的股權,伊利則持有增資完成後畜牧公司的40%股權。

電商巨頭馬雲投資奶業

  這是近年來,「外行」對奶業的最大一筆投資。

  近年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普及,網際網路的影響力開始改造傳統領域,越來越多「跨界」農牧業:前有網易丁磊養豬,聯想柳傳志涉足水果茶葉,京東劉強東賣大米等。

  宋亮表示,看好馬雲對乳業的投資。「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農牧業抗經濟周期風險能力強,正是資本最理想的『避風港』。」

  另外有業內人士分析,鑑於當前中國的經濟形勢和奶業的發展前景,此次強強聯手釋放出中國乳業變局的信號。

  預計七八年可收回成本

  業內人士分析,投資者看好奶業的原因有二:一是能讓錢保值,二是能讓錢增值。

  高級奶業分析師宋亮認為,從大環境看,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投資環境不理想,而農牧業抗經濟周期風險能力強,正是資本最理想的「避風港」。此外,近年來國家不斷出台政策鼓勵和支持奶業發展,去年至今更是接連出台「史上之最」系列政策支持奶業,預計未來的政策支持力度只增不減。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3-2018年中國乳製品行業市場調查報告》了解到,從行業前景看,近兩年奶源短缺造成供需矛盾加大,讓奶業看起來「有利可圖」。奶業專家王丁棉說,隨著大量散戶退出,近兩年國內產奶水平下降了 200萬噸左右。另一方面,需求量或將爆發式增長,未來5年國內乳製品需求可能翻一番達到7000萬噸。「目前國內牛奶產能和需求還有10%至13%的缺口。在這種供需形勢下,再有幾個20億也不嫌多」。

  和中糧集團全面接手蒙牛不同,投資者此次只專注於伊利旗下的畜牧公司而不是伊利的全產業鏈。此舉在業內人士看來,也是為避開奶業中下游日益激烈的競爭。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國內加工企業最多時曾超千個,目前已經進入整合階段。

  相反,2013年,在「奶荒」的驅動下,我國原奶平均價格上漲了25%左右,達到歷史最高的4.2元/公斤,也讓諸多投資者看到了更多投資奶源的利潤空間。宋亮認為,從目前趨勢來看,原奶價格還將長期維持在高位,這一利好信息也吸引投資者開始瞄準牧場。

  王丁棉估算,雲鋒基金和中信產業投資基金投入的20億元,能建4萬頭到5萬頭奶牛的牧場,年產奶18萬噸至20萬噸,按照現有的原奶價格,年產值近10億元,預計7年至8年就能收回成本,這還不包括期間增加的奶牛頭數。

  強強聯手符合奶業發展預期

  在王丁棉等專家看來,此次的合作雙方一個缺技術、一個缺錢,是一場完美的聯姻。

  對於投資者而言,選擇和伊利合作而不是自建牧場,是揚長避短的選擇,和伊利這樣無論是技術還是市場都十分成熟的大型乳企合作,是最穩妥的舉動。

  對於伊利而言,合作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建設牧場的資金需求巨大,即便是伊利、蒙牛這樣的奶業巨頭也難以承擔。以至於「自建牧場率70%」這個 2011年就應該完成的「國家級」目標,至今看起來也是一個遙不可及的任務。所以當有一個手握大量資金的大腕想養奶牛時,苦苦尋求穩定奶源的乳企肯定會表示歡迎。

  值得注意的是,畜牧公司曾經是伊利的全資子公司,此次引進投資者後,伊利交出了60%的股權。專家認為此舉也讓伊利回歸了最熟悉的「加工者」的角色。

  宋亮說,伊利需要更多奶源,但它的「本位」是一個加工企業,那麼馬雲投資牧場正好符合伊利的戰略預期,也符合奶業養殖和加工分工專業化的行業發展形勢。

  奶業需加強奶源基地建設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2008年我國進口奶粉12.8萬噸,而去年進口85萬噸,預計今年破百萬噸,相當於我國原奶產量的1/5,形勢嚴峻。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食品關稅逐步下調、自由貿易區設立、歐盟配額制即將到期等事件可期,將進一步加大國內奶業的壓力。王丁棉說:「去年已經有幾十個液態奶洋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如果中國沒有更多限制,未來國內市場上出現幾千個洋品牌也不奇怪。」

  實際上,一些國外企業已經悄然進軍中國奶源市場,恆天然在中國的5座牧場已形成了一個奶牛養殖中心,泌乳牛存欄量達1.5萬頭,年產原料奶1.5億升。目標是2020年在中國形成6個牧場群,為市場提供10億升原奶。

  面臨日益嚴峻的國際挑戰,加強自身的奶源基地建設成為本土奶企的必然選擇。而社會資本入主大型乳企,則很好地化解了奶業此前資金和技術脫節的難題。

  宋亮認為,投資者此舉對中國奶業是極大利好,一方面能完善奶業的配套設施、加速奶業現代化。同時,也將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讓奶業從資本市場進行融資,有利於國內奶源的發展壯大。

  西部奶業發展協作會秘書長魏榮祿說,社會應冷靜看待這次投資行為,畢竟20億元對於龐大的奶業市場而言仍只是個小數字。「振興奶業不是一兩個企業的事,還需要社會各界和政府更多地參與」。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奶業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