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液化天然氣供應過剩利好亞洲 向買方市場轉變

液化天然氣供應過剩利好亞洲 向買方市場轉變

2014-01-01 17:13:2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液化天然氣(LNG)具有便於儲存和運輸的優點,這促進了天然氣跨境貿易的發展。

  作為全球最大的LNG進口地區,亞洲一直以來飽受LNG高溢價困擾,但隨著近兩年澳大利亞LNG供應大幅增加、美國實現天然氣淨出口、卡達向亞洲供應LNG、俄羅斯加快在亞洲LNG市場布局等因素影響,亞洲地區的LNG市場供過於求,逐漸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

  亞洲的LNG買家開始在定價機制和相關合同條款設定時掌握話語權,這促使大型LNG供應商調整其LNG業務。

液化天然氣

  LNG供應量增加競爭加劇


  數據顯示,2005年以來全球LNG產量和貿易量以驚人的速度增長,截至2013年底已分別由1.7億噸和1.3億噸增至3億噸和2.5億噸。

  由于越來越多的公司和機構看好全球LNG行業發展前景,眾多產氣大國大力發展LNG產業,其中包括卡達、俄羅斯等傳統天然氣資源大國,也包括莫三比克、坦尚尼亞等新興產氣國。

  2013年,全球擬增加的LNG產能達2900萬噸,其中包括年產1650萬噸的俄羅斯亞馬爾LNG項目、擁有9條液化生產線的馬來西亞民都魯LNG項目,以及美國的薩賓帕斯二期項目。

  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LNG出口項目動工建設或投產,LNG的供應量快速增長,為尋找合適的買家,不同項目之間的競爭加劇,這種趨勢在2012年美國LNG出口項目審批和建設進程加快後尤其明顯。

  頁岩氣革命令美國從天然氣淨進口國向出口國轉變,並在北美地區形成了「價格孤島」。分析機構稱,即使加上基礎設施建設及液化、運輸等費用,美國的LNG價格仍低於澳大利亞,在全球LNG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截至目前,美國已批准36個向自貿國出口LNG的項目和7個向非自貿國出口LNG的項目,還有10多個項目在審批。

  同時,莫三比克和坦尚尼亞等東非國家陸續發現大量天然氣資源,並制訂了LNG出口計劃,莫三比克甚至有爭當全球第三大LNG出口國的目標。另外,澳大利亞、卡達和俄羅斯等國的LNG出口能力增強。不同項目和國家間的競爭日益明顯。

  總體上看,全球範圍有超過50個在建和計劃建設的LNG項目,LNG產能將在2020年前爆發式增長。

  從中短期看,新增供應快速增長會導致供應過剩,亞洲市場已逐漸成為「買方市場」。今年以來,日本和韓國的LNG進口量下降,但澳大利亞LNG出口量大幅增加,同時美國公司也與亞洲買家簽署了LNG供應協議。新增供應增長速度大於需求增長速度,亞洲的LNG期貨和現貨價格下降。近期,亞洲LNG期貨價格已降至油價的13.5%~14%,現貨價格由16美元/百萬英熱單位降至12美元/百萬英熱單位。

  定價機制與合同條款變化微妙

  在「買方市場」大背景下,亞洲買家努力爭取更優惠的價格及更有利於自身的合同條款,殼牌、道達爾等大型LNG供應商不得不重新掂量其長期堅持的、與油價掛鉤的LNG長期合同條款。

  殼牌宣布,他們考慮採用混合定價機制,在LNG定價時參考油價和天然氣交易中心的現貨價格,新定價條款將首先應用於該公司與泰國國油簽署的合同,隨後在其與歐洲和拉美地區簽署的合同中推廣。此前,BP和道達爾已在亞洲推廣採用了混合定價機制的LNG長期合同,這兩家公司今年上半年與中國海油簽了從美國自由港及薩賓帕斯項目進口LNG的長期合同,這份合同也是亞洲第一份採用混合定價機制的LNG長期合同。

  液化天然氣(LNG)具有便於儲存和運輸的優點,這促進了天然氣跨境貿易的發展。

  作為全球最大的LNG進口地區,亞洲一直以來飽受LNG高溢價困擾,但隨著近兩年澳大利亞LNG供應大幅增加、美國實現天然氣淨出口、卡達向亞洲供應LNG、俄羅斯加快在亞洲LNG市場布局等因素影響,亞洲地區的LNG市場供過於求,逐漸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

  亞洲的LNG買家開始在定價機制和相關合同條款設定時掌握話語權,這促使大型LNG供應商調整其LNG業務。



  LNG供應量增加競爭加劇

  數據顯示,2005年以來全球LNG產量和貿易量以驚人的速度增長,截至2013年底已分別由1.7億噸和1.3億噸增至3億噸和2.5億噸。

  由于越來越多的公司和機構看好全球LNG行業發展前景,眾多產氣大國大力發展LNG產業,其中包括卡達、俄羅斯等傳統天然氣資源大國,也包括莫三比克、坦尚尼亞等新興產氣國。

  2013年,全球擬增加的LNG產能達2900萬噸,其中包括年產1650萬噸的俄羅斯亞馬爾LNG項目、擁有9條液化生產線的馬來西亞民都魯LNG項目,以及美國的薩賓帕斯二期項目。

  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LNG出口項目動工建設或投產,LNG的供應量快速增長,為尋找合適的買家,不同項目之間的競爭加劇,這種趨勢在2012年美國LNG出口項目審批和建設進程加快後尤其明顯。

  頁岩氣革命令美國從天然氣淨進口國向出口國轉變,並在北美地區形成了「價格孤島」。分析機構稱,即使加上基礎設施建設及液化、運輸等費用,美國的LNG價格仍低於澳大利亞,在全球LNG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截至目前,美國已批准36個向自貿國出口LNG的項目和7個向非自貿國出口LNG的項目,還有10多個項目在審批。

  同時,莫三比克和坦尚尼亞等東非國家陸續發現大量天然氣資源,並制訂了LNG出口計劃,莫三比克甚至有爭當全球第三大LNG出口國的目標。另外,澳大利亞、卡達和俄羅斯等國的LNG出口能力增強。不同項目和國家間的競爭日益明顯。

  總體上看,全球範圍有超過50個在建和計劃建設的LNG項目,LNG產能將在2020年前爆發式增長。

  從中短期看,新增供應快速增長會導致供應過剩,亞洲市場已逐漸成為「買方市場」。今年以來,日本和韓國的LNG進口量下降,但澳大利亞LNG出口量大幅增加,同時美國公司也與亞洲買家簽署了LNG供應協議。新增供應增長速度大於需求增長速度,亞洲的LNG期貨和現貨價格下降。近期,亞洲LNG期貨價格已降至油價的13.5%~14%,現貨價格由16美元/百萬英熱單位降至12美元/百萬英熱單位。

  定價機制與合同條款變化微妙

  在「買方市場」大背景下,亞洲買家努力爭取更優惠的價格及更有利於自身的合同條款,殼牌、道達爾等大型LNG供應商不得不重新掂量其長期堅持的、與油價掛鉤的LNG長期合同條款。

  殼牌宣布,他們考慮採用混合定價機制,在LNG定價時參考油價和天然氣交易中心的現貨價格,新定價條款將首先應用於該公司與泰國國油簽署的合同,隨後在其與歐洲和拉美地區簽署的合同中推廣。此前,BP和道達爾已在亞洲推廣採用了混合定價機制的LNG長期合同,這兩家公司今年上半年與中國海油簽了從美國自由港及薩賓帕斯項目進口LNG的長期合同,這份合同也是亞洲第一份採用混合定價機制的LNG長期合同。

  部分LNG出口商雖然沒有在定價方式上讓步,但在一些合同條款設置時做出了讓步,如增加目的地的靈活性和降低「照付不議」比例。卡達天然氣公司已將其向亞洲提供的部分長期合同中的「照付不議」比例要求從90%降至75%;Rasgas公司則在與韓國天然氣公司簽署的LNG合同中消除了對銷售目的地的限制,允許後者靈活選擇銷售目的地。

  在所有LNG供應商中,雪佛龍是LNG定價與油價掛鉤的堅定擁護者,明確表示其提供的全部LNG合同將採用這一定價機制,這直接導致其所負責的澳大利亞高庚和惠特斯通項目有400萬噸/年的LNG尚未找到買家,其在加拿大建設的某LNG項目至今仍未找到買家。為此,雪佛龍重組了銷售和天然氣部門,但未取得實質性進展。不過,雪佛龍並不準備讓步,準備把高庚和惠特斯通項目尚未簽長期合同的部分產量投入現貨市場。

  「買方市場」迫使生產商調整業務

  由於占全球LNG進口量70%以上的亞洲地區成了「買方市場」,該地區的LNG高溢價現象逐漸消失,眾多把亞洲當成主要目標市場的LNG生產商不得不調整其LNG業務。

  澳大利亞LNG項目曾是眾多公司爭搶的對象,主要原因是其擁有向亞洲市場出口LNG的便利條件。但該國LNG項目建設及人工成本增加導致其不再擁有價格優勢,再加上亞洲開始出現供過於求的局面,該國不少LNG項目無法找到買家,處境尷尬。外國公司也開始調整各自在該國的LNG項目,殼牌今年已對其在澳大利亞的3個LNG項目進行了調整。

  今年1月,殼牌出售了其在惠特斯通項目的全部6.4%的股份,完全退出了該項目;2月,殼牌宣布與中國石油合資收購的澳大利亞煤層氣公司將減少工作崗位,並放棄擬建的液化設施和出口終端,該項目產出的煤層氣將賣給其他買家或用於石化項目領域;4月,由於日本三井和三菱公司中止了每年從布勞斯項目購買150萬噸LNG的採購協議,殼牌決定推遲該項目的投產時間。在調整位於澳大利亞的LNG業務的同時,殼牌積極地在日本、韓國和中國等亞洲主要LNG進口國進行業務布局,包括與日本和韓國公司合作開發LNG項目,分別與中國的新澳公司、廣匯能源公司合作建設LNG接收站等。

  美國阿帕奇公司是雪佛龍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LNG項目的合作夥伴,由於雪佛龍堅持LNG價格與油價掛鉤,導致相關項目至今仍未簽銷售協議,阿帕奇宣布出售其持有的相關項目的全部股份並考慮退出LNG業務,並將精力集中於北美地區的陸上油氣項目。

  不過,儘管目前亞洲市場是「買方市場」,但國際能源署、美國能源信息署和BP都預測,全球包括亞洲地區的LNG長期供需情況仍將表現為基本平衡。目前,亞洲的情況是由於眾多LNG項目短期內集中投產造成的,不具有可持續性。亞洲的LNG「買方市場」局面會在2020年改變。

  相關液化天然氣行業市場信息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LNG(液化天然氣)行業競爭格局分析與投資風險預測報

更多液化天然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液化天然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