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汽車市場銷量微增 我國自主品牌突圍好時機

汽車市場銷量微增 我國自主品牌突圍好時機

2014-01-01 17:13:07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近日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我們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9月份與同期相比有小幅的上升,止步「十二連跌」。多位汽車業內的專家表示,這是汽車市場回歸理性的表現。隨著我國汽車市場步入「微增長」「微利潤」的新常態,自主突圍正當其時。

  自主品牌進入相持階段

  據統計,9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65.36萬輛,環比增長19.89%,同比增長6.98%,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38.54%,占有率環比提升1.41個百分點,同比提升0.19個百分點,終止了自2013年9月份以來連續12個月的下跌態勢。

  儘管業內普遍認為,短期的銷售數據並不能說明自主品牌已經復甦,但是止跌的跡象仍然讓車企和消費者都看到自主的希望。

  對自主品牌市場占有率止跌,朱福壽認為也是一個正常的反應。「目前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還處在一個相持階段,儘管存在著危機感,但是危機不等於沒有機會,關鍵要找到我們自主品牌本身發展的短板,踏踏實實地推進我們自主品牌自身的戰略。」

  「微」常態下自主突圍

  「汽車產業發展的新常態,以兩個『微』為代表,一個是微增長,一個是微利潤,這代表了前所未有的競爭。」北京現代汽車常務副總經理劉智豐表示。

  朱福壽也認為,微增長是當前汽車產業發展的新常態。2011年汽車行業增速是2.45%,2012年是4.3%,2013年受前兩年低速的影響,達到了13.9%。今年從5月份開始,每個單月增長都沒有超過7%,預計全年增速也不會高於7%。

  新常態下汽車產業需要自主突圍,實現自主發展。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項興初認為,12連降雖然對自主品牌有危機,但危中也有機,品牌建設不是一天兩天可以迅速提升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可以使行業能夠更好地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地圍繞客戶需求、品牌建設、品牌的忠誠度來做事,未嘗不是好事。

  我國自主品牌要「走出去」

  中國車企正積極走出國門。據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商務參贊陳林介紹,截至今年9月底,經商務部核准,中國企業在汽車領域的境外企業和機構共計852家,中方投資額為96億美元,其中整車企業有50家,中方投資總額是41.67億美元。

  但是,義大利著名汽車設計公司賓尼法利納執行長Silvio Angori坦言,中國還沒有一個非常成功的自主品牌。「中國汽車企業大部分是合資,外國消費者沒有認同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定位,對它們的質量也沒把握。」

  韓國汽車進口商和經銷商協會執行董事尹大成也表示,在北京和上海車展上,幾乎所有的中國汽車品牌以及全球品牌都會參加,而在巴黎、首爾等主要國際車展上,只有一兩家中國本土品牌參加,充分說明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國際化程度還很低。

  「世界上沒有一個真正的汽車強國不是國際化的,也沒有一個可持續的汽車企業不是國際化的。」陳林說,中國車企要「走出去」,首先要改變發展模式,企業應該制定切實的發展戰略,加強自身儲備,清晰發展路線,不要強求併購海外大企業。

  尹大成表示,中國汽車企業可以考慮做多面嘗試,比如改變平台生態系統、嘗試以海外併購做跳板、加入移動服務、尋求從新概念汽車上突破等。

更多汽車市場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汽車市場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