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國際油價下跌使二甲醚行業面臨更大尷尬跌破成本價

國際油價下跌使二甲醚行業面臨更大尷尬跌破成本價

2014-01-02 09:53:25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國際油價的下跌,使得二甲醚這個本就隱晦生存、無序發展的行業面臨更大尷尬。

  據了解,國內93%的二甲醚被用於摻燒液化石油氣。日前原油價格下跌,作為原油下游產品的液化氣價格一度低於二甲醚價格,二甲醚失去價差優勢,直接導致下游液化站對其需求驟降,企業開工率下降,12月17日~24日二甲醚開工率只有18.04%。

  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最初定位為清潔能源的二甲醚,由於國家相關配套標準遲遲未出,使得下游需求渠道單一。

國際油價下跌使二甲醚行業面臨更大尷尬跌破成本價

  二甲醚跌破成本價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發布的2014-2019年全球二甲醚行業市場競爭力格局與企業戰略投資研究分析報告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25日,全國二甲醚生產者價格為3353.08元/噸,12月1日~25日,二甲醚價格下跌30.05%。卓創資訊統 計數據顯示,12月10日~17日,受國際原油下跌影響,二甲醚行業開工率從前一周的33%迅速腰斬一半,下滑至16.44%。

  「目前 二甲醚的價格有所反彈,但還處於低位盤整。」隆眾石化一位白姓二甲醚分析師表示,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是,前段時間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導致其下游產品液 化石油氣價格大幅下滑。「山東 、河北地區的液化石油氣,價格一度跌破2008年的最低價格,只有2600~2800元/噸,這導致下游不願採購二甲醚摻燒。」上述分析師表示。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因為二甲醚與液化氣成分性質很相近,長期以來,二甲醚價格比液化氣價格低,商家開始將二甲醚與液化氣摻和銷售,賺取兩者價差的利潤。據卓創資訊估計,國內93%的二甲醚被用於摻進液化氣中。5%用於車用燃料,剩下2%用於生產製冷劑等其他工業用途。

  「前段時間,液化氣價格比二甲醚低,二甲醚失去了摻混的價格優勢,這導致二甲醚工廠開工率迅速下滑,最低的時候腰斬了一半,只剩15%左右。」孫潔表示。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專業生產二甲醚的企業多為民企。記者了解到,生產二甲醚的上市公司不多。蘭花科創證券部人士告訴記者,公司旗下兩個工廠在產二甲醚,年產量只有20萬噸左右,占公司總業務的比例很小。但儘管目前價格下跌厲害,兩個工廠仍舊全線生產。

  蘭花科創清潔銷售處副處長尚俊陽告訴記者,12月18日~22日,二甲醚的價格跌至低位,為2900元/噸。目前工廠的二甲醚出廠價為3000元左右,已經跌破成本價。「我們已經跌破成本價運營1個多月了。」

  據了解,國內二甲醚綜合成本價為3100~3200元/噸。尚俊陽表示,由於已基本完成年規劃產量,在價格低位,行情不好的背景下,工廠決定削減產量應 對。「這幾天,工廠把產量從原來的每天400噸降到了300噸。如果庫存過高,儲存也是問題,因為要壓縮成液體存儲。」截至目前,他們已經持續虧損經營半年之久。

  10餘年產能擴千倍

  據生意社統計,2001年國內二甲醚總產能為1.5萬噸,產量為1.1萬噸。到了 2011年,二甲醚的產能達1176萬噸,年產量為350萬噸,產能在11年間擴展幾近千倍。2013年,二甲醚產能達1315萬噸,產量為486.6萬 噸。2009年至今,行業整體開工率在三四成間徘徊。

  「2006年之後,國內二甲醚呈井噴式發展,而二甲醚的價格在2008年6月到達 6600元/噸頂峰之後,一路下滑至今。」生意社化工分社社長張明表示。他認為,二甲醚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一,原材料的價格下跌;二,政策帶來市場前 期期望過高,導致產能過快增長,產能過剩嚴重。

  2006年7月,國家發改委首次公開提出 「發展二甲醚等煤制醇醚燃料,是未來一段時間能源替代工作的重點」。隨後,工信部發布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則》,明確將二甲醚汽車列入新能源汽車範圍。國內二甲醚產能開始大幅擴張。

  種種政策利好,使得企業一哄而上,大量擴產二甲醚。雖然車用燃料國家標準已出,但汽車二甲醚專用發動機等相應系列配套產品標準遲遲未能出台。而民用燃氣 方面,國家目前尚未將二甲醚列入城鎮燃氣分類標準中,市場上很難買到二甲醚專用灶具。而二甲醚目前也採用瓶裝方式與液化氣摻燒,國內沒有二甲醚產品配套器 具標準。配套標準的缺位導致二甲醚市場推廣成了問題。

  「後來大家發現二甲醚的性質與液化氣很相近,就開始熱衷於把二甲醚摻到液化氣里謀取價差。」專業人士表示。後來,隨著天然氣等更清潔能源的普及,二甲醚在清潔能源領域逐漸被遺忘。

  張明認為,正是因為前期市場對二甲醚的期望過高導致產能過快增長,造成目前行業產能嚴重過剩,最終致使二甲醚價格自2008年後持續下滑。

  另外,「對民營企業來說,二甲醚市場價格不會統一協商。我這邊庫存高了我肯定要先出,降價也要出貨,所以價格拉鋸戰長期存在。」業內人士表示。

  推動純燒可解決產能過剩

  由於二甲醚與液化氣摻燒,二甲醚具有助燃性的優勢,但其對液化石油氣鋼瓶也有腐蝕作用,長久摻燒可致鋼瓶溶脹,造成安全隱患。2013年1月,國務院下發《關於深入開展餐飲場所燃氣安全專項治理的通知》,明確規定嚴禁在液化石油氣瓶中摻混二甲醚。

  「這項規定對二甲醚產業起到一定打壓作用。」多位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目前,國內二甲醚清潔能源的身份尚未確立,隱晦生存。而摻燒液化氣屬違法的規定,更掐住了下游需求的「喉嚨」。「石油如果一直降價,對二甲醚肯定是打壓的。」業內人士表示。

  那麼,二甲醚行業將何去何從?面對行業內嚴重的產能浪費以及下游需求的單一,業內人士表示,國家致力發展二甲醚純燒是解決行業產能過剩的關鍵。此外,企業還應積極拓展其工業用途。

  尚俊陽亦表示,明年將是二甲醚的困難期,希望國家積極推動純燒。「二甲醚雖然不耐燒,但燃燒充分且價格便宜。摻燒液化氣違法,那麼國家應該將二甲醚獨立出來,單獨燒,就不需要摻了。摻燒天然氣,實際受益的是中間商,企業及老百姓都未能受益。」

  張明認為,挽救行業主要是開拓下游,大力發展二甲醚汽車燃料。「二甲醚的經濟性、環保性、安全性都比傳統成品油要好,其烷值也較天然氣、甲醇等清潔能源大。」

  專業人士認為,首先要掐住源頭,禁止再上新的產能裝置。接著,國家要淘汰一部分成本高、缺乏競爭力的生產企業。另外,生產企業也要積極尋找二甲醚的新用途,如發展下游烯烴等深加工領域。

更多二甲醚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二甲醚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